延誤無數次,已經生不動氣了的中國旅客
數據圖
“因為一直都很差,所以竟然默默獲得了原諒”的事情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比如說飛機餐,比如說航班延誤——你一定經歷過航班延誤,而延誤了無數次后大家也都習慣了,看著訂票網站準點率一欄常年坦蕩蕩的“60% 及以下”也失去了憤怒的能力,真的有人因為延遲個把小時而忿忿不平時,或許還會有人出來勸告說“飛機延誤嘛,家常便飯啦,我上次延誤了一天一夜呢……”等等。
不久前,好奇心研究所發起過一場關于“航班延誤的時候,哪個是你?”的調查,我們共收到 1201 次讀者表態,結果表明,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已經懶得生氣了,還有一些人只想找些有意義的事兒做。
調查中,完全懶得生氣的人占到 54.1%,這其中包括有備而來,淡定讀書的 16.9%;因為看過準點率早就做好了延誤準備的 12.9%;找 wifi 的 9.5% 和找插座的 6.1%;還有想逛街的 6.8% 和想睡覺的 8.7%。
還有些人是“既然如此我也只能接受現狀”,在這種情況下,呼聲最高的是“延誤的話最好早點告訴我,我就不會拼命跑喘成狗了”(13.6%),留言中有許多人熱情支持這一條,大家認為應該推出“如果飛機誤點,那么 check in 時間也應該相應推遲”,這對很多拖拉型的朋友來說是一種精神安慰,畢竟——在我和飛機都是延遲型人格的情形下,憑什么讓我早起睡眼惺忪打車跑到機場發現我還要浪費好幾個小時在這兒無所事事等飛機呢?如果航空公司和機場能推出這種提醒服務,并貼心地延遲 check in 就好了。
還有一些人接受現狀的方式是吃(5.6%)和買(6.8%),如果機場能很好地解決延誤旅客的這兩個需求,也可以極大地減輕他們的焦慮。
還有一種辦法是直接用人民幣安慰(5.4%),現在的延誤險領取還是有繁瑣的步驟,如果直接有延誤險賠付柜臺,旅客們就會相對舒心,比如,延誤一小時立刻去領錢,延誤兩小時立刻去領錢,延誤一天立刻去領房卡……等等。
事到如今,在旅客們都如此通情達理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機場和保險公司也應該做些貼心的事兒吧。
——比如從改進機場書店做起(新浪和《旅行家》雜志曾經做過一個民意調查,機場書店的讀者滿意率是 49.3%)。畢竟那么多人是要看書的,能別老整些馬云和郎咸平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