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新疆分公司皮山震區救援紀實(圖)
富璞巖與工作組、受災村民合影。倒塌的土質房屋后,工作組已幫助村民搭建起了帳篷 馮明遠 攝
7月12日,皮山縣加依托格拉克村村民們在南航住村工作組的幫助下終于修好了蓄水池,在震后第一次有了穩定的飲用水來源。經歷了6.5級地震和多次余震,雖然有房屋倒塌、農田被毀,但在政府和工作組的幫助下,災難并沒有擊垮村民們的信心,反而使工作組和村民的感情變得更加深厚。地震發生后僅僅十天,南航工作組就幫助村民迅速恢復生產生活,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逐一排查:全村無人員傷亡
加依托格拉克村地處沙漠邊緣,所在的皮山縣是和田地區最貧困的縣區,在皮山縣又屬最貧困的村落,自然環境惡劣,全村接近一半的住戶屬貧困戶,村民經濟來源僅僅依靠少量牲畜和果樹等經濟作物。2014年起,南航派出五人工作組進駐加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村民勤勞致富。
地震使不少鄉村公路出現塌陷,地上裂縫最寬處超過50厘米 馮明遠 攝
7月3日,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破了村子的寂靜。上午9:07分,南航住村工作組組長陳立宏正在與組員商討當日走訪計劃。突然,桌子開始劇烈晃動——地震了!陳立宏帶領大家迅速沖到村委會大院,開始口頭部署任務:“我們分成四個小組,分頭查看村民情況!”劇烈的晃動持續十幾分鐘后平息下來,工作組成員迅速按照部署,挨家挨戶排查,并組織村民們到村委會大院廣場集合。黃志敏負責村小學的疏散工作,當他來到校園時,不少學生已經在老師的組織下從教室里跑出來,集合到了操場上。小一點的孩子還沒有意識到是地震,仍在教室里玩耍。他顧不上自己的安全,趕緊沖到教室里,將孩子們一個個抱起,安頓到安全的位置。僅僅一個小時,四個小組就將八百多名村民集中到村委會大院、學校操場等安全場所。隨即,工作組又開始第二輪排查。一個小時后,工作組確認,全村無人員傷亡,所有村民抵達安全場所。
當天下午,遠在一千五百公里外的烏魯木齊,南航新疆分公司召開地震應急布置會,要求運指、市場、貨運、地服等單位做好救援準備,保證救援人員和物資能夠第一時間抵達災區。在祖國南海之濱的廣州,南航股份公司工會也發起向災區捐助的倡議,南航各分子公司迅速行動,全國各地的南航員工開始為村民籌集救援物資。
受災的皮西那鄉政府,已無法辦公 馮明遠 攝
震后的第一個夜晚對村民的影響最為嚴重:地震意味著停電、停水、沒有基本的食物,還要面臨潛在疫情的威脅。來不及等待救援物資,工作組自掏腰包,湊出了五千多元現金,迅速趕往縣城購買馕、油、米,并從四公里外的河壩運水到村里,解決村民的口糧。下午18:00,工作組帶著三百多個馕、一百公斤大米趕回到村子,并一再囑咐村民們不要回到房屋內,以免余震造成二次損傷。晚上,工作組組長陳立宏帶領大家做了足夠八百人食用的大鍋抓飯,并安排村民們就地休息。當晚,工作組成員和鄉黨委書記盧開倫一直守在村民旁邊,徹夜未眠——村民安全,是他們的頭等大事。
火速馳援:分公司總經理親赴地震現場
地震不僅牽動著工作組成員,更牽動著所有南航員工的心。地震發生后,工作組堅守在災區一線,與村民同甘共苦,南航新疆分公司黨委高度重視,總經理富璞巖親自趕赴災區,走訪慰問受災村民和住村工作組,指導救災工作。
富璞巖在村民家中了解用電情況 馮明遠 攝
震中所在的位置,位于皮山縣和皮西那鄉之間。而加依托格拉克村,正位于地震斷層帶上。皮西那鄉通往村里的鄉村公路上,很多地方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塌陷,甚至出現了數十米長的裂縫,最寬的裂縫超過了三十厘米。富璞巖來到現場,向鄉黨委書記盧開倫了解受災情況,并向工作組部署下一步救災重建工作。他表示,南航時時刻刻關心關注村民生活,將全力支持村民恢復生產生活。富璞巖走進帳篷,詳細了解救援物資是否到位,吃穿補給等情況。看到富璞巖親自走訪,特困戶阿卜杜艾尼拿出家里僅有的水果——桑葚向他表示謝意:“感謝南航,如果沒有工作組,我不可能在地震后還能吃上馕,喝上水,謝謝你們!”
走訪中,富璞巖還收到了特別的禮物——小學生阿依努爾的感謝信。原來,去年富璞巖曾為全村的小學生送來了書包、雙語教材等學習用品,為了表示感謝,她自己動手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對工作組的感謝。富璞巖用心將信收好,向村婦女主任囑咐道:“一定要幫我向孩子轉達,勉勵她好好學習,我會一直支持她,希望她將來走出沙漠,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麗的家園!”
受災現場,地震使土坯房屋全部倒塌,災后重建工作艱巨 馮明遠 攝
短短兩個小時,富璞巖深入走訪了村委會、村小學、十幾家特困戶和鄉政府大樓等多處受災地點。大震之后,南航沒有忘記住村工作組,更沒有忘記村民。他們的衣食住行,都牽動著南航新疆分公司全體員工和富璞巖的心。目前,村民已經收到一百多頂帳篷、南航兩萬元緊急救助金和若干食用物資,鄉里唯一的蓄水池也在工作組的幫助下恢復使用,村民衣有所穿、糧有所食、住有其所,用水用電均已恢復正常。
共渡難關:南航愛心涌向受災加村
地震發生后,南航股份公司工會迅速發出了支援災區的號召。短短一周內,超過13家分子公司和駐廣州單位迅速行動,募集衣物、棉被等諸多救災物資,搭乘各地至烏魯木齊南航航班趕往災區。
南航對點幫扶村民致富項目-嫁接杏 馮明遠 攝
據了解,南航珠海公司率先行動,在地震后第三天捐贈19箱救災衣物運送至烏魯木齊,并轉往和田災區。在北京、重慶、廣州、長沙......南航員工積極響應號召,一件件衣物匯聚到一起,愛心源源不斷地飛向災區。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南航已捐贈超過508箱、8743公斤救災物資,目前正在陸續被運至烏魯木齊,并轉向災區。
受和田機場停航影響,救災物資需通過航班運至喀什,再通過地面交通工具轉運至和田。南航喀什營業處經理毛鳳浩介紹,南航每日往返烏魯木齊喀什航班達18班次,可提供超過100噸貨艙載量。物資抵達喀什后,將被妥善保管,并第一時間轉運至災區。
富璞巖與工作組成員深入村中了解受災情況 馮明遠 攝
不僅如此,作為村民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南航愛心杏干也將持續從災區運出,為村民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活支持。南航住和田皮山縣加依托格拉克村工作組組長陳立宏介紹,2014年,南航幫助村民賣出超過15噸杏干,今年工作組將繼續做好杏干義賣工作,并幫助村民采摘鮮杏,重建在地震中倒塌的土質烘干房,提供更多現代化烘干設備,幫助村民度過難關。地震雖然造成了損失,但工作組和村民的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了一起。“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相信美好的家園很快就能重建!”陳立宏說道。
南航住村工作組成員黃志敏翻閱特困戶檔案,他們的生活牽動著工作組的心 馮明遠 攝
富璞巖在村委會大院指導救災工作 馮明遠 攝
新疆分公司總經理富璞巖來到災區慰問受災群眾 馮明遠 攝
工作組幫助村民制作抓飯 黃志敏 攝
災后重建 黃志敏 攝
村民們集中在村委會大院內 黃志敏 攝
4日,救援物資陸續到位,礦泉水、方便面解決了燃眉之急 黃志敏 攝
地震發生后的第一個晚上,工作組組長陳立宏徹夜未眠。在他面前的,是幾百名村民。 黃志敏 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澳航要求國內乘客提前30分鐘辦理登機
- 下一篇:這個公司用航班繪了一幅星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