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去機場,機場塔臺可能會越來越少見了
矗立在跑道邊上的指揮塔是機場的標志形象,空管人員在十幾層高的巨型建筑里協調著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這里也是無數災難片里第一個被撞掉的東西。
不過,現在在指揮塔中使用的系統,正在變得和從前不太一樣。或者說,“塔臺”這些每個機場的標準配置,將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今年 5 月,全美范圍內有 20 座區域空中管制中心使用了新的航路自動化現代化系統(En Route Automation Modernization ,ERAM),相比起舊的版本,ERAM 能夠更快地處理航班和航道的變化。
一位熟悉相關技術的工作人員告訴 TechCrunch,這項試點計劃將在今年年內推廣到 50 個指揮塔臺。
5 月,FAA 在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開始了一項新的試點計劃,用數據通訊技術取代原本空管員和飛行員之間的無線電通訊。這項技術有些類似于發送短信,相比起傳統的無線電通信,新的數字通訊方式不會因為無線電頻率擁擠而錯聽、漏聽指令,從而更安全與高效。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地球還有一些地區也開始改造那些已經成為機場標志的指揮塔臺,只不過,是用減少塔臺的方式。瑞典的恩舍爾茲維克機場將空中管制中心放到了離機場 100 公里以外的地方來指揮航班起落,成為世界上首家擁有遙控塔臺的機場。
瑞典的恩舍爾茲維克(Örnsköldsvik)機場已經開始通過遠離跑道的 RTS 遠程塔樓系統控制飛機起降,指揮人員的窗外沒有跑道,而是對著360 度環繞的 LCD 大屏幕工作。不僅是瑞典,澳大利亞和挪威也在測試這套系統。
其實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從 2003 年啟動了在新的空中流量管制系統 NextGen,到現在,這個系統已經開始發揮它的作用。隨著計劃在逐步推進,美國的航空管制系統將由原來基于雷達和無線電通信轉化為基于 GPS 和數字通信技術的的航空控制系統。
飛行員將借助 GPS 技術飛向目的地,而無需被限制在地面導航臺的范圍內,而飛機的精確位置也可以實時報告給空管員以及其他的飛機。
根據 FAA 當年的計劃,到 2025 年,這個系統將使用一半數量的空管人員,處理 3 倍數量的航班。不過,由于種種因素,這項計劃的推進并沒有預計那么快。而從 2012 年開始,美國FAA 就逐步開始用新的系統來協調空中的流量了。
但是這套系統在調試當中也帶來過不止一次的麻煩,比如上周六 ERAM 系統發生故障,就導致美國東岸繁忙航線嚴重延誤,影響上萬名旅客的出行。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會在降落到一個新的城市的時候,再也找不到高聳的指揮塔臺。
題圖來自 NATS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航推出最優票價活動 差價賠付50元代金券
- 下一篇:澳洲航空擴張布里斯班候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