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特技動作是這樣練成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依靠巨型旋翼提供升力的直升機,有著與固定翼飛機截然不同的飛行特性,這讓直升機特技飛行表演更加充滿風險性與挑戰性。
我軍唯一的直升機特技飛行表演隊——“風雷”飛行表演隊在9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首次表演了“三機躍升倒轉”與“橫滾”等一系列挑戰極限的特技動作。
特別是“三機躍升倒轉”與“橫滾”,是表演隊專門為這次博覽會準備的。駕駛武直-10挑戰這兩個動作的,是陸航特級飛行員、表演隊隊長李魁元。
“三機躍升倒轉”,要求飛行員駕駛直升機先進行大速度通場,然后突然以40至50度的大仰角拉起,待速度降低到每小時100公里后,兩三秒內完成在垂直面內180度的機頭調轉。
“整套動作要求三機同步倒轉俯沖,每架機平行間隔不足20米,由于每架機的運動軌跡不一樣,所以很容易產生碰撞。”李魁元說。
“國外也有表演隊嘗試做‘三機躍升倒轉’,但是平行間距比我們大。”李魁元說,“表演隊只用了2個月就突破了這個動作,但是‘橫滾’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實現。”
2014年5月的一天,在訓練飛行時,李魁元問坐在后艙的隊員白云飛:“我們今天來挑戰一下‘橫滾’怎么樣?”
白云飛毫不猶豫地說:“行!”
搭檔的信任給了李魁元極大的動力,但是想像中的“橫滾”動作卻與實際的飛行截然不同。
“我們當時的飛行高度是400米,出乎意料的是,直升機在翻滾90度旋翼槳盤朝下之后,瞬間高度就下降了300多米,變成了一個向下的大俯沖,在距離地面不足百米的時候,我趕緊把直升機拉起來。”李魁元說,“當時嚇了一身冷汗,雖然也算‘滾’了過來,卻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圈,沒有實現同軸橫滾。”
幾分鐘后,李魁元決定再次嘗試“橫滾”動作。他又一次征求白云飛的意見:“我們再嘗試一次?”
“行!”又是簡短而有力的回答。
完成一個“橫滾”動作只需3秒,卻包含了五六個關鍵動作,最重要的一個動作就是倒飛時頂桿,這是保證直升機不掉高度的關鍵。
“任何一個遺漏或者分神都會導致災難性的結果。”當李魁元將完成的第一個“橫滾”動作的視頻回放給隊友時,大家幾乎都不敢相信,他只用了一個架次就實現了突破。
“國外完成‘橫滾’需要4秒,而我們只需要3秒。”李魁元說,“現在,我在不足百米的高度都能做‘橫滾’。”
1993年夏天,李魁元曾在山區執行航拍任務,山谷里的氣流非常復雜,當進入一個葫蘆狀山谷后,直升機的爬升功率已經不足,而山谷的寬度又十分有限,直升機完全是貼著山谷的峭壁調頭轉彎,幾乎撞上了山崖。
“那次經歷我至今難忘,如果我當時掌握了‘半筋斗翻轉’,就可以直接在山谷內調頭。”李魁元說,“所有的特技動作都根植于實戰的土壤,這就是我不斷去探索這些高難度特技動作的原因。”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