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場兩周年 深圳機場完善細節提升旅客體驗
11月28日,深圳機場航站樓將迎來第二個生日,兩年前,“蝠鲼”造型的航站樓面世,它寓意著平安福份,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兩年來,通過持續地改善與創新,逐步深化服務品牌建設,深圳機場實現了從“外表”到“內涵”的銳變升級,朝著打造“最具體驗式機場”戰略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關注小細節,體驗一大步,這是機場區域的服務核心理念。兩年的時間,深圳機場航站樓先后實施了行李手推車服務提升、愛心通道、廊橋固定端改造等20余項服務體驗與提升工作,有些是從無到有,部分是從有到精。
完善標識標牌,助力便捷乘機
深圳機場航站樓建筑總面積45.1萬平米,南北長約1128米,內有8個值機島,30余家航空,72個登機口,它的“高大上”,卻成了首次乘機旅客的“甜蜜負擔”。為了避免造成“航站樓太大,不知道去哪兒”現象發生,深圳機場從完善標識標牌入手,抓住服務流程系統梳理,制定標識標牌服務流程,讓旅客踏入航站樓第一眼即可依標牌辦理手續。
在值機島頭和入門顯要位置放置航空公司辦票柜臺分布圖,詳細列明值機島與對應航空公司值機柜臺位置,讓進入航站樓的旅客第一時間找到自己需要前往的航空公司辦理值機手續。沿途放置安檢區、登機口等區域指示路標,逐步指引旅客快速找到下端流程地點,幫助旅客少走冤枉路。充分利用航顯屏下方空置空間,明確列出登機口線性距離,方便旅客及時找尋登機地點,合理安排時間行程。
現在踏入航站樓,琳瑯滿目的標識標牌像使用說明書一樣,清晰的指引旅客辦理每項流程,極大便利了旅客辦理乘機手續。除了旅客便利了,地服工作人員也明顯感到了標識標牌完善帶來的實惠。“平常每天這個時候都會有不少旅客過來詢問各航空公司值機柜臺位置,現在明顯地感到來詢問值機柜臺方位的旅客少了,即使有也是抬頭一看就很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了。沒想到標識竟然有這么大作用!”一位地服問詢崗員這樣評價。
優化航顯輸出,緩解特殊保障壓力
航顯屏是機場發布航班動態信息輸出媒介,是機場旅客保障流程的重要環節,是機場與旅客溝通交流的窗口。轉場以來,航顯日常運行總體正常,今年5月深圳遭遇前所未有的龍舟水天氣,導致深圳機場30天啟動10次航班大面積延誤預警,航顯屏信息發布更新速度及界面顯示問題隨之凸顯為亟待解決問題。
通過對標行業先進機場及組建專題小組研究,深圳機場對樓內7類航顯屏字體、顏色、顯示規則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優化。值機、登機信息引導組合屏采用分屏顯示、代碼共享航班顯示、多屏翻頁整體更新的模式,航顯屏頁面刷新時間由15秒減縮為10秒。調整登機口顯示屏上下屏時間,確保旅客準確掌握登機時間。行李提取廳航班顯示屏打破航空公司代理航班分類,采用合屏管理,雙屏同更新,減少旅客等待時間。迎客大廳航班信息組合屏多屏整體翻頁整體更新,方便接機人員發現規律,快速查詢航班信息。
航顯優化升級后,通過對旅客、航空公司、地服工作人員進行現場調查,最終滿意度得分高達99.95%。航顯優化項目技術顧問戴先生表示,目前深圳機場航顯輸出適用度已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優化效足以在即將到來的北方惡劣天氣航班延誤及2016年春運保障實際中檢驗。
全面細節管理,促進體驗提升
轉場兩年來,深圳機場始終堅持一切從旅客需求出發,不斷追求讓旅客感動的服務理念,以細節改善為切入點獲得旅客一致贊譽與好評。10月23日深圳機場發起的“最佳體驗服務”投票活動中,手推車高票入選獲獎。
通過在四層出發大廳、國內及國際到達廳、GTC等69處設立大型手推車取用點,在三層南指廊20號登機口區域、二層中心指廊區域新增4個小型手推車取用點,方便旅客隨時取用。同時,根據客流量進行評估,設置差異化手推車轉運頻次,不間斷供應手推車,保障進出港旅客的用車需求。“一字型”排列在轉盤兩側,不僅整潔美觀,而且確保旅客無論在哪一側提取行李,都能隨手取用手推車。
除此之外,洗手間放置的樹形卷紙筒、小型物品置物架,電瓶車專用車道劃線、限速提醒、候車點設置,類似這樣的細節改善不勝枚舉。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服務是機場保障的基礎,從細節入手,不斷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深圳機場必將給過往旅客帶來安全便捷、貼心周到的服務體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獨自乘機兒童的神器:空中手環
- 下一篇:福州航空旅客運輸量破百萬 票價優惠低至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