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霜”天氣,航班為啥易晚點?
伴隨著冷空氣的到來,給生活帶來變化和樂趣的冰和雪,對民航飛機來說,它可能一下子就變成了完完全全的殺手。旅客也會因不了解冰雪霜天氣的飛機操作流程而投訴。
一、冰雪霜天氣的危害
可怕的是冰和雪極大的威脅著飛機的安全運行,跑道道面結冰和大量結雪就是其中之一。這一點已被人們所熟悉并且一直在采取措施。更危險的是附著在飛機上的冰、雪、霜等污染物,尤其是它們附著在飛機的關鍵表面。測試數據表明,大翼前緣及上表面的冰、雪或霜的表面厚度與粗糙程度與中或粗砂紙相近,會減小大翼升力約30%并增加阻力40%。
二、飛機上冰雪霜的形成
想要除防冰,就需要先知道結冰的條件。水能以蒸汽、液體、雪和冰等形式存在。當水以霧、小雨等形式存在時能被看見,而以高濕度形式存在時雖然不能被看見但卻能被感覺到。通常在標準大氣壓時,水在0℃就會結冰。而航空器表面溫度比空氣溫度低時,即使氣溫高于0℃航空器表面也會結冰。在航空器機翼油箱中有冷的燃油,其他條件滿足時就會發生上述現象。當航空器在地面上時,如果雨水或細雨落在溫度略低于零度的機翼上,可在機翼上表面形成一層透明冰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機翼下表面同時出現結霜。
三、除防冰的基本定義
飛機的除防冰,需要先了解幾個定義。
除冰:是指除去飛機表面附著的霜、冰、雪,以提供清潔外表飛機的工作程序。
防冰:是指提供在限定期間內防止飛機的某些表面形成霜、冰和積雪保護措施的預防程序。
關鍵表面:起飛前不得有冰 、雪、半融雪或霜的飛機表面。通常包括機翼、操縱面、螺旋槳、發動機進氣口、發動機裝于后部的航空器機身上表面、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或航空器的任何其他穩定性表面。
典型表面:指在白天或夜間運行時能夠被飛行機組容易并清楚地觀察到,且適用于判斷關鍵表面是否被污染的飛機表面。在對航空器除冰和防冰時,最后一次噴灑液體時必須首先處理典型表面。在不要求進行觸摸檢查時,對一個或多個典型表面的檢查可用作起飛前污染物檢查。
四、除防冰操作限制
飛前除冰/防冰操作時機為:飛機已經完成起飛準備;所有旅客已經登機;所有登機門已經關閉;登機廊橋已經撤離,或飛機已經拖至或已位于合適的除冰/防冰操作地點。
使用除冰/防冰液的限制首先是溫度限制。I類除冰液:它的冰點必須至少低于外界溫度10度。當進行兩步除冰/防冰時,第一步使用的除冰液冰點不準超過外界溫度3度。II類防冰液:當使用100%的II類防冰液時,它的低溫使用極限是零下25度。
還有就是有關飛機的限制:使用100%的II類或者75/25的II類防冰液時,飛機的抬頭速度(Vr)應大于85海里,以保證飛機在起飛階段足以吹掉防冰液。
五、除防冰操作方法
除冰/防冰的方法也分為一步除防冰法和二步除防冰法。
一步除防冰法是用加熱的除冰液除去飛機表面的冰,保持在飛機表面上的液體將提供有限的防冰能力。應當根據需要的保持時間、外界大氣溫度和氣象條件,正確地選擇除冰液。
二步除防冰法是由兩個不同的步驟組成:第一步:使用熱除冰液完成除冰工作,應當根據外界大氣溫度正確選擇除冰液。第二步:使用防冰液完成防冰工作,應當根據防冰液的保持時間、外界大氣溫度和氣象條件正確選擇防冰液。在第一步操作過程中噴灑的除冰液結冰之前應當完成第二步的防冰工作(當噴灑到復合材料的表面時,會更快發生結冰)。為滿足這一要求,必要時可分區域進行除防冰操作。 在完成第二步防冰操作后,如果在隨后的檢查中發現飛機重要部位又發生結冰,必須重復完成第一步的除冰和第二步的防冰操作。
飛機經過除防冰處理后,在未經除冰/防冰檢查人員進行除防冰后的檢查之前,任何人不得放行飛機。這種檢查必須包括機翼、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機身以及在污染物檢查期間確定除防冰要求的所有其他飛機部件。這種檢查必須對所有指定的表面進行充分的目視檢查(如:使用除冰車或其他可接近的適用設備)。任何被發現的污染物必須通過進一步的除防冰去除并再次進行檢查。除防冰工作完成后,除冰/防冰人員應當參照機型地面除冰/防冰檢查單,對飛機機翼、舵面、螺旋槳、發動機進氣道等關鍵表面進行檢查,確保所有積冰已經清除干凈,必要時還應當通過觸摸檢查確認。
飛機的防、除冰雪技術近年來在穩步發展,預計更先進的技術也會陸續問世。航班因此延誤也會大大減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