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綠化景觀扮靚2016春運(圖)
魏淑強 攝
為提升白云機場窗口形象、迎接即將到來的春運,近期白云機場啟動綠化升級改造工程,經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現已基本完工。升級改造的綠化面積達2500平方米,栽植苗木約2.5萬盆,選用植物20余種,大大提升航站樓周邊綠化景觀,為旅客打造了更加怡人舒適的出行環境。
魏淑強 攝
此次綠化升級改造,主要區域有:航站樓南北一樓玻璃幕墻外綠化帶、出發廳三層天橋及引橋和A、B到達區玻璃幕墻外地帶,目的是以“立體化綠色氛圍”帶給旅客良好的第一印象。
其中,航站樓三樓南北出發廳外的改造,主要清理了原淤泥雜物,在引橋安裝鋼角架、鋁塑板并架設玻璃鋼花盆,在每個花盆中安裝自動淋水排水統,及時為植物提供所需水分,保證植物景觀持久性。天橋引橋選用“三角梅”作為景觀植物,一者因為三角梅的生長習性適合天橋栽種,二者是廣州市三角梅綠化技術已非常成熟,成為城市特色,三角梅天橋景觀與廣州市形象可以更好地融匯在一起。改造后,環繞引橋和天橋的三角梅欣然綻放,微風中搖曳仿佛為航站樓戴上了精美的項鏈。
魏淑強 攝
航站樓出發廳一樓玻璃幕墻外綠化帶因建筑物遮擋、日照不足,一直是植物養護難點。此次改造內外兼修,首先打好基礎,砌高花池、加裝給排水系統、更換土壤;其次根據華南地區植物市場的實際情況及植物不同習性,分區、分塊、分層次配置植物。這一帶的植物主要有“紅星鳳梨、袖珍椰子、亮葉朱蕉、花葉蕁麻、龍船花、大鶴望蘭、散尾葵、腎蕨、綠蘿、孔雀竹芋、金山棕、蒲葵、大葉傘、春羽、鴨腳木瑪麗安萬年青”等十多種,即耐陰性強的常綠多色觀葉植物為主,觀花植物作點綴。北側選用更加耐寒的植物,以延長更換周期,降低養護難度的同時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展現了較濃烈的嶺南特色。
魏淑強 攝
在A區到達和B區到達的玻璃幕墻外和三樓南北出發廳車輛停靠點,嶺南特色綠化島悄然出現在旅客的視野中。其主景植物是棕櫚科植物露兜,樹形及葉形呈發散狀,營造出熱情的氛圍;在色彩方面,以不同飽和度的綠色相互映襯為主色調,選用紅色和紫色植物作為調節色,提亮整個組景的色彩對比度;在植物質感方面,選用粗細不同的葉形相互搭配,增加細節設計感,既體現了廣州的地域特色,又讓旅客感受到冬日南國的溫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