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稱"超額售票"系飛機臨時調配所致 業內:基本靠譜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早9時,上海飛往北京的東方航空(7.10 -3.66%,買入)MU564航班超額出售50多張機票,致40多人滯留機場。業內人士表示:超規模售票現象較為罕見,飛機調配原因可能性較大。
21日早9時,上海飛往北京的東方航空MU564航班超額出售50多張機票,致40多人滯留機場。有乘客用手機紀錄下了當時現場東航值班經理對此次超售給予的正面解釋,理由是:20日臨時調配飛機和無法有效聯系顧客。
東航值班經理解釋稱,一般來說,因為天氣原因或維修原因,會臨時更換飛機。機型換了才造成超售。飛機機型差不多,不過布局不一樣。之所以沒有提前通知旅客,是因為沒有50多名旅客的電話。
此外,據現場滯留旅客反應,東航值班經理要求旅客簽署放棄追訴聲明,賠償200元人民幣。但多數乘客拒簽,要求維權。
在網易航空頻道主編曾濤看來,東航這次一下超出如此的多的機票,實屬偶然,他表示,東航值班經理解釋的“超售是因為飛機臨時調配原因造成的”這種說法基本靠譜。
在曾濤看來,超售確實是比較罕見的現象,飛機調配原因可能性比較大。以前可能是大飛機,現在大飛機要么因為調配到其他航線,要么是臨時維修,迫不得已換成小飛機,造成超售比較多。這種現象并不是經常發生的。
曾濤說,其實機票超售是各航空公司公開的“秘密”,現實的情況是,航空公司的客票銷售是個復雜的綜合工程,因超售而造成旅客無法登機的情況并非航空公司所愿,超售只是航空公司為了避免座位虛耗而進行的一種銷售手段,比例一般是在3%-5%之間,不過實際超售的情況還是少有發生的。
曾濤介紹稱,航空公司都有一定的超售比例,一般是3%或5%。有些旅客總是由于某些原因出現延誤,導致航班取消,因此,航空公司保留一定比例的超售是非常正常的。機場方面是沒有這個權利的。
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報告顯示,旅客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主要集中在航班延誤及延誤后的服務,以及機票超售、行李差錯等三大問題。其中航班延誤雖投訴率較高,但因其或涉及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以及各航企都在加大重視航班延誤應急處置機制、應急預案,因此相對于“機票超售”問題的不透明,容易獲得旅客的諒解。對于這次東航的“失手”,知名律師岳屾山認為,航空公司逃脫不了違約二字,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岳屾山認為,航空公司因為超售導致乘客沒有登機,屬于航空公司的違約行為,理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航空公司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比如將超售情況事先告知旅客,由消費者決定是否承擔繼續乘坐而不能登機的風險。如果消費者繼續履行合同而無法登機,航空公司也要因為自己的違約行為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償。但從目前司法實踐看,一般不會認為航空公司欺詐,因此不會出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的3倍賠償。至于數額,要看消費者和航空公司達成的意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