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疑似美軍飛機殘骸 開始構件清理(圖)

疑似美軍飛機構件
“飛機灣”,位于宜賓市高縣羊田鄉大坪村,原來叫“扇子田”,因為1944年一架美軍飛機墜毀于這一帶而改名。

3月16日,宜賓高縣羊田鄉的飛機灣非常熱鬧,這里正在進行疑似美軍飛機殘骸的構件清理。2015年10月24日,高縣羊田鄉大坪村村民龍希兵、龍平兩兄弟,挖魚塘過程中發現一些類似輪胎橡膠的物品、有字母的金屬殘片和一些錐形齒輪狀的零件。疑似1944年墜毀于羊田鄉的美軍飛機殘骸。為了安全起見,羊田鄉政府決定對現場進行回填保護,等待制定方案進行考證。子彈頭、汽油味現場發現收音機銘片。
在羊田鄉,幾乎所有村民都知道飛機灣曾墜毀過一架抗日美軍飛機,但具體位置在哪里,沒有誰說得清楚。清理工作的第一步是通過定立中東南西北五根標桿進行定位,確定面積。

現場清理出的子彈頭
16日上午9點55分,定位工作完成以后,挖掘機開始了現場外圍清理。上午10點20分左右,人群中傳來一陣歡呼聲:一顆子彈頭出現了,這顆裹滿泥巴的子彈頭上有兩道清晰的齒輪圈和一些不易辨認的字母編號。
隨著挖掘機的深入,現場開始彌漫一股刺鼻的汽油味,積水中也能清晰看到漂浮的油漬。汽油味和油漬的出現,使大家意識到清理工作開始接近核心地帶,工作人員開始手工用工具進行清理。

酒壺狀物品

殘片

清理出的疑似收音機銘片
清理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物品被發現。大量的橡膠狀物品、大小不一的金屬碎片、一個大鐵塊、兩個齒輪、一個類似酒壺布滿金屬絲的物品和一塊寫滿英文字母和數字編號的金屬銘片。
最受大家關注的,當屬那塊寫滿英文字母和數字編號的金屬銘片。這塊金屬銘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AVIATION(航空)”“RADIO(收音機)”“MADE IN US(美國制造)”等字樣。
后續清理
將根據情況制定保護方案
記者:此次清理飛機構件工作主要目的是什么?
高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姚世強:對于1944年美軍飛機墜毀事件,我們通過前期調查結合史料記載分析,基本可以確定墜毀范圍就在這一帶。但是因為年代久遠,飛機墜毀的具體位置一直無從考證。希望通過這次飛機構件的清理工作,能解開這一系列疑問,為那段抗戰歷史增添更多佐證。
記者:對于清理的飛機構件下一步將如何保護?
姚世強:由于飛機墜毀時,當時政府就組織過較大規模的搬運和清理。因此目前對于飛機殘骸清理的具體情況,規模等無法準確判斷。清理工作結束后,將根據具體情況向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匯報,再制定具體的保護方案。
目擊飛機墜毀撿回部件做成菜刀
在清理現場附近,當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關注著清理工作的進展。他們當中,不乏當年美軍飛機墜毀事件的見證者。
今年90歲的賈會芬一直住在飛機灣一帶,飛機墜毀在這一帶的時候她是目擊者。賈會芬回憶,1944年9月的一天下午,當時18歲的她在家忙著家務,突然聽到有什么從家上空呼嘯而過,趕出去只看到天空中有一架飛機冒著黑煙,機翼搖擺不定,呼嘯而下,最后機頭向下墜毀在一塊水田里。“當時的火焰和煙霧特別大,附近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一股很濃的汽油味,墜毀地附近的很多桑樹都被燒死了。當天下午那塊水田里噼噼啪啪的爆了很久,后來才知道那是子彈爆炸了,墜毀的是一架美國軍隊的抗日飛機。”
記者了解到,當年一些村民撿到一些部件碎片,做成了菜刀、剃刀、煙嘴等物品。家住羊田鄉大坪村十字坳組的龍學其老人,當年就在附近撿到機槍子彈頭,他將子彈頭做成了煙嘴,很是洋氣。
《高縣志》佐證美國飛行員曾獲救助
今年86歲的龍希勝是羊田鄉大坪村的村民,他的記憶中,一個外國人讓他印象深刻。飛機墜毀不久,一名個子很高,滿臉胡須的外國人被人攙扶著來到飛機墜毀的地方。這個外國人什么也沒說,看起來看難過的搖了搖頭,他說的話大家聽不懂,也不會用筷子,吃東西都是用手。聽大人們說,這個外國人就是這架飛機的飛行員,是個美國人,在飛機墜毀前跳傘逃生。
老人們的講述,在《高縣志》中有所佐證:“民國33年(1944年)9月,美國軍用飛機墜毀在高縣羊子田(今羊田鄉),飛行員伏里跳傘落于筠連縣海瀛鄉獲救助,層層將其轉至宜賓。”
高縣黨史研究室(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王子江,對這一件事做了深入研究,曾發表過專題文章。他介紹,當年飛機墜毀后燃燒起火爆炸,直到后半夜火才熄滅。村保長肖同開立即組織人員看守現場,并向上級報告,當時的高縣國民政府派專人到軍機墜毀處守護,并組織人員搬運和清理飛機上的殘留物件,歷時3個月之久,共清理出殘損機載機槍2挺、卡賓槍2支、各型子彈若干和部分能拆卸的飛機零部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