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總比問題多 看乘務員如何“智斗”客艙難題
“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乘務員就是狹小客艙里的主人。當旅客遇到問題時,自然先想到向乘務員尋求幫助。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乘務員總會竭盡所能地尋求解決辦法,而豐富的服務經驗、耐心的服務態度則都是他們巧妙解決問題的法寶。”
小旅客乘機不適怎么辦? 看空乘細心安排巧解決!

“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抱歉,我們航班上有一名可愛的小旅客,正在進行唱歌前的練聲準備。這可能影響到大家的休息,請大家多多包涵。如果各位有任何需求,我們將隨時出現在你身邊”。乘務員的個性化廣播,讓南航3月11日廣州—悉尼航班公務艙的旅客們露出了笑容。這個航班上一名一歲多的小旅客因乘機不適哭鬧不止,引起了公務艙一些旅客的抱怨。乘務員見狀,真誠地跟小旅客周圍的旅客溝通致歉,并面向小旅客所在區域進行了個性化廣播,贏得了旅客們的諒解。
這位有辦法的乘務員名叫夏偉,是2014年加入南航的一名澳籍乘務員,飛行時間雖然不算很長,但是很有名。幾乎每一個和他搭班飛過的主任都會豎起大拇指,幾乎他飛過的每一個航班都能收到旅客熱情洋溢的表揚信。2015年,夏偉在南航眾多外籍乘務員中績效排名第一,獲得了來自旅客和乘務組的表揚,更榮獲“2015年度最佳外籍乘務員”稱號。
夏偉有一個了不起的特點是,無論遇到多么棘手的問題,都能完美地解決。“夏偉在航班上永遠能快速想到最佳解決方案。”跟夏偉一同飛行過多次的乘務長王琳說,“有時遇到一些比較‘麻煩’的事情,他總能第一時間想出一個讓旅客滿意的解決方案。”
一次,夏偉執行廣州—悉尼航班,飛機上一名兒童旅客輾轉難眠。夏偉觀察到小旅客不住地翻身,似乎很難受,便立刻上前詢問。了解情況后,夏偉立刻貼心地為小旅客調節座椅靠背,并為他調整睡姿。
過了一會兒,夏偉再次觀察小旅客,發現小旅客仍然沒有入睡。坐在小旅客旁邊的旅客正在閱讀書籍,燈光的影響可能也是小旅客無法入睡的原因。夏偉于是跟旅客進行了溝通,在征得主任乘務長同意后,合理地調換了旅客的座位。之后沒多久,小旅客便明顯有了睡意,安然進入了夢鄉。
在下飛機的時候,小旅客熱情地擁抱夏偉,小旅客的父親也對夏偉的服務表示稱贊。夏偉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歡迎你們下次再來睡覺”,更是讓大家開懷大笑。
盡力做到最好,展現最好的自己,這是夏偉的人生信條。也許對他來說,服務好旅客,讓旅客滿意而歸,是再開心不過的事了,而他愿意為此想辦法。(南航客艙部)
衣物丟失怎么辦? 看空乘跨國萬里巧聯系!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你們解決問題的效率著實讓人驚嘆!”旅客江先生特意來到國航客艙服務部致謝,表示僅兩天就取回遺失的御寒衣物,真的很驚喜。江先生為何如此感慨,還要從一個從悉尼飛往北京的航班講起。
當天,悉尼飛往北京的CA174航班由乘務員管理四部的主任乘務長劉佳帶班。當旅客登機結束時,一名乘務員向她匯報,58C座金卡旅客江先生剛剛發現自己的一袋衣物遺落在安檢處。悉尼與北京季節不同,而這袋衣物是江先生一家人御寒的衣服。當時,距離關門只有12分鐘了,而登機口距離安檢非常遠,去取已經不可能了。于是,悉尼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寫下了當地失物招領的電話,交給了江先生。劉佳一路安慰江先生,并表示一定幫他解決好這個問題,落地后會第一時間聯系確認的。
飛機順利抵達北京后,停靠在遠機位。江先生一家人看著機窗外寒冷的天氣,咬咬牙想沖進寒風中。這時,一名乘務員急忙拿來嶄新的毛毯為江先生一家人披上,以免他們著涼。劉佳也留下了江先生的聯系方式,并再次確認了遺失衣物的件數與品種。當得知還有兩件羽絨服也遺失的時候,她顧不得夜航的疲憊,立即與悉尼辦事處聯系。短短一個小時后,劉佳收到了悉尼方面發來的行李照片。劉佳一邊將這個喜訊轉告給江先生,一邊積極聯系后續航班的帶班主任乘務長顧玉飛。顧玉飛非常痛快地答應會將衣物帶回北京并轉交給值班經理。因為衣物要次日才能帶回,劉佳又聯系了值班經理,請她在接到衣物后立即聯系她,以便及時將衣物送還給江先生。
僅用了兩天時間,江先生就拿到了遺失的衣物,這才有了之前發生的一幕。劉佳說:“這只是國航客艙乘務員與旅客之間的一件小小的事情。但這也正說明,國航的團隊環環相扣、步步接力。我們為旅客著想,為旅客服務,旅客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國航客艙服務部)
航班偶遇特殊棘手情況怎么辦? 看空乘轉移注意力巧化解
薛思明是東航西北分公司客艙服務部的一名頭等艙乘務員,也是乘務三分部的團支部書記、凌燕組成員。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她勤奮踏實,用自己的真誠和執著迎來送往每一位旅客,多次被評為“服務標兵”。
在工作中,薛思明對待旅客總是特別有耐心,她堅信憑借自己的愛心和耐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次,她執行長春—西安的航班,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無人陪伴小旅客。說他特殊是因為他特別活潑好動,在飛行中一直在客艙內跑來跑去,不論乘務員怎么勸說,也不會安靜地坐5分鐘。薛思明怕他這樣有摔倒的危險,就拿了幾張信紙和兩支筆,說:“小寶貝,這里不好玩,姐姐帶你去畫畫好不好?”小旅客終于乖乖坐到了座位上,薛思明便教他畫些簡筆畫,看到他終于肯拿起筆自己畫畫,薛思明便回服務間忙自己的工作。
結果不到10分鐘,小旅客又跑到服務間了,這兒摸摸那兒動動,充滿了好奇。同事說:“擋住艙門把手,小心把手。”這一舉動立刻吸引了小旅客的好奇心,推著擋住把手的乘務員,非要去看看那是什么,越不讓看越要看。頓時,大家都對這個“熊孩子”沒了辦法,陷入了一場艙門把手保衛戰。薛思明靜下心來想了想,故意說:“咦,椅子我怎么沒見過,怎么坐呀?”說著打開了旋轉座椅,小旅客果然被吸引了。于是,她抓住機會給他講解了這個座椅是怎么用的、為什么要放在這里、什么是監控客艙、為什么每個人在起飛和下降時都要坐在自己的座椅上系好安全帶。除此之外,烤箱在哪里、飛機上的飯是怎么變熱的、飛機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都一一講解。就這樣,小旅客終于安靜了下來,就在他一個接一個的“為什么”中,飛機開始下降了。
大家總說乘務工作靠天吃飯,很多人都很害怕遇到惡劣天氣。但薛思明從來不懼怕,她明白只有冷靜、真誠地對待旅客才會解決延誤帶來的問題。一次,薛思明執行西安—烏魯木齊的航班,馬上就要到達目的地時,突然接到機長通知,烏魯木齊機場有大霧,達不到降落標準,飛機將備降在敦煌機場。當時接近次日零時,旅客已經相當疲憊,聽到這個消息后客艙里頓時炸開了鍋。薛思明在乘務長的帶領下,走到了憤怒的旅客中,耐心傾聽旅客抱怨并為旅客解釋備降原因,以及為何選擇這個備降場。她并沒有因為旅客的暴躁而躲避,而是主動跟旅客聊最近烏魯木齊罕見的大霧天氣,幫帶小孩的旅客抱小孩、換尿布、沖奶粉,好讓帶小孩的旅客能休息一會兒。她還跟旅客聊敦煌歷史,聊莫高窟,聊航空安全,聊文物保護。經過一遍遍的解釋后,吵鬧的客艙逐漸安靜下來,旅客們的憤怒也在傾聽和聊天中煙消云散了。第二天,她和同伴們執行由敦煌飛往烏魯木齊的補班航班,歡迎詞由平時的“早上好!”“歡迎登機”改成了“您辛苦了!”“久等了!”“外面冷,快進來坐吧!”旅客們沒有任何怨氣,反而對乘務員說:“小姑娘,你們也辛苦了。”由于補班,機上供應品不足,只能為旅客提供熱水和熱茶水。本來還擔心旅客會不滿,沒想到在這種暖流的影響下,乘務組得到了旅客的體諒,航班順利降落在烏魯木齊機場。
薛思明說,乘務員就是“空中天使”,他們要做的就是要服務好每一位旅客,幫她們解決所有問題。薛思明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東航西北分公司)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