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支線首開洲際航線 天津航空擴張路數突變
天津航空公司在成立7年之后悄然完成了從中國最大支線航空企業向干支結合的區域型航企,乃至逐步開始向面向國內外市場的樞紐網絡型航空公司轉變的歷程。
作為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與地方政府新型合作模式的開創者,天津航空公司(下稱天航)在成立7年之后悄然完成了從中國最大支線航空企業向干支結合的區域型航企,乃至逐步開始向面向國內外市場的樞紐網絡型航空公司轉變的歷程。
4月14日,天航在天津宣布將在5月初引進第一架空中客車A330寬體客機,并在6月13日及6月25日分別開通天津-莫斯科、天津-重慶-倫敦兩條洲際航線,這也是天津航空首次開通洲際航空客運服務。
分流首都機場
“天航將立足天津,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將天津打造為進出北京的第二通道。”天津航空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劉璐在4月14日接受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采訪時,對選擇在此時開通洲際航線的初步構想做了進一步的解釋。
天航方面表示,其國際航線市場定位京津冀地區,將采用低價策略,平均票價比北京始發國際航線便宜600-1000元,主要分流北京首都機場客源,吸引京津冀三地出行人群。
目前,包括國有三大航在內的航空公司以及外航在內已經開通了從國內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成都等城市在內直飛倫敦的航線,而與天津臨近的北京則有包括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英國航空公司運營著每日三班北京-倫敦直飛航線,相比較而言天航經停重慶的航線則在時間上并無優勢,并且客源還會受到成都-倫敦航線的影響。
對此,天航方面表示,選擇經停重慶一方面是出于補充客源的考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支持,而選擇倫敦還有一個原因在于其他歐洲熱門城市的航權都已經飽和,天航也是國內第四家開通倫敦航線的承運人。
天航方面稱,除了5月初開始運營的首架A330之外,還將于年內再引進2架A330。
天航市場銷售部總經理牛麟表示,十三五期間 ,天航A330機隊規模將達到10架,同時A320機隊將超過50架。并將陸續開通其他歐洲、大洋洲、美洲航線,計劃航點有悉尼、墨爾本、洛杉磯、舊金山、普吉島、科倫坡、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等熱門城市。
天航市場總監李文斌表示:“目前,天航累計運行國際航線20余條,主要覆蓋天津、西安始發至日本、韓國、俄羅斯、東南亞等國際地區,在國際航線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有能力和信心將兩條洲際航線運營好。”
“天航雖然首次開通洲際航線,但因為海航集團旗下海航股份公司已經有非常豐富的遠程航線運營經驗,會給予非常大的支持,所以我們并不擔心這方面的問題。”李文斌表示。
海航集團在航空業海外布局方面也已經通過并購做了非常多的準備,比如海航集團在4月11日剛剛發表聲明,宣布將以約55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Gategroup。
此前海航已經先后在法國、巴西收購了當地航空公司股份,并全資收購了全球最大的機場地服企業Swissport,同時還在歐洲以及北美尋求其他航空上下游企業并購的機會,這些都為海航集團旗下航空企業向海外擴張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向干線轉型
在宣布進軍洲際干線業務之后,天航起家的支線業務不可避免地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我們目前有全國最大的支線機隊,而且還有很大一筆支線飛機訂單沒有交付,所以不會馬上全部退出支線業務,”劉璐14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個退出干線業務的時間表,但天航的目標是主營中遠程干線業務的航空公司。”
天航在更名前是中國最大的支線航空運輸企業,運營著包括E145、道尼爾328等在內的國內最大支線機隊,而在2009年與天津市政府合作改制為天津航空之后,開始引入更大型的支線機型E190,隨后便開始引入A320、E195這樣的干線或準干線機型。
目前天航運營著包括A320、E190以及E195在內超過90架飛機的機隊,在國內建立起包括天津、西安、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在內的八大運營基地,并開始通過建立分子公司的方式將支線業務逐漸分流,為轉型做準備。
“我們與集團內其他航空公司根據各自定位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對機隊結構和業務進行調整,從而實現戰略轉型,未來我們還會引入更多的遠程寬體客機,比如空客A350,同時開通更多歐美航線,這些都已經在規劃中。”
去年2月開始運營的北部灣航空便是天航與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合資成立的區域性航企,包括此前已經投入運營的福州航空在內,天航開始逐步將支線機型分流到這些新成立的公司內運營。而海航集團更早在加納投資建立的AWA航空則吸收了一部分天航的E145機型,此舉也表明天航的轉型早已經在海航集團航空業務的整體規劃之中。
“目前因為政策和基礎設施的限制,國內支線航空的運營環境仍然沒有完善,所以純粹來做支線業務比較難以支撐,除非依附于干線航企,”一位支線飛機制造商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天航而言,過于靠近北京市場制約了其干線業務的發展,但純粹做支線業務又很難獲得更大的發展,所以這一轉型的前景雖然仍不明朗,但至少是一個積極的嘗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