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機場安檢員張愛玲:弘揚五四精神,真情服務(wù)旅客
2016-05-05 作者:張晨曦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廈門機場安檢員張愛玲
在(元翔)廈門國際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安護部,有這么一個女孩,她愛笑、愛學習,更愛她的工作。她的工作努力上進,待人如浴春風,在T3檢查分部這個大家庭里閃爍著自己獨有的光芒。她就是本文中的女主角張愛玲,一個笑起來溫柔嫻靜的女孩兒。
年僅21歲的張愛玲,來自云南曲靖,現(xiàn)在是T3檢查分部頭等艙彩虹班組的一名安檢員。在廈門機場T3候機樓三樓安檢大廳里,每天都能看到張愛玲在引導崗位上認真檢查小朋友有沒有換登機牌,積極主動的宣傳民航安檢規(guī)定,來回不停的走動,帶著微笑回答旅客提出的各種問題,并熱情的為他們指引方向。
“彩虹”的工作很平凡。對于大多數(shù)旅客來說,首次乘機或在機場找不到位置而困惑時,“彩虹”的出現(xiàn)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同時也為旅客帶來愉快的心情。2016年5月4日,青年節(jié)的當天是張愛玲來廈門機場工作的第四個月。早上的6點到8點,是廈門機場出港旅客高峰期,這一天她像往常一樣在引導崗位上忙碌著。這時,一位中年女士攙扶著一位年邁的老奶奶走向張愛玲,秉承著對旅客負責的態(tài)度,她第一時間主動向旅客打招呼,詢問其是否需要幫助。中年女士告訴張愛玲,“我媽歲數(shù)大了,腿腳也不方便,為了不耽誤事兒,早上特地過來看看登機口怎么走。”“您幾點的飛機,可以告訴我嗎?”“下午14點20飛青島的。”張愛玲業(yè)務(wù)熟練的回答女士:“老奶奶一個人乘機,廈門航空可以為她辦理無人陪伴乘機服務(wù)。這樣的話,在出發(fā)地就有工作人員帶奶奶上飛機,等到目的地也會有人在艙門口接奶奶下飛機,直至在到達口交給接機的人。”聽完張愛玲的一番解釋,女士和老奶奶滿意的離開了。
中午下班后,張愛玲留在現(xiàn)場學習驗證崗位知識。13點50分左右,她無意間在引導崗位上又看到了早上的那對母女,令人費解的是身邊多了一位老大爺。張愛玲的心中始終放心不下老人的出行,于是她走過去找到那對母女。聊天后得知,原來身旁的這位爺爺才是今天要坐飛機的人。老奶奶握住張愛玲的手對她說:“小姑娘,你的心腸真好,不嫌棄我們麻煩。老頭子今年也80歲了,他去年做過一場手術(shù),腰不好現(xiàn)在能坐起來都吃力。眼睛也不行了,看什么都模糊。你看能不能幫老頭子拿個行李,帶他去登機口?“奶奶,我今早不是還告訴您,您到了機場就去二樓的廈航值班主任柜臺去辦理無人陪伴手續(xù),您不記得了?”在一旁的女士補充道:“我們還以為辦這個手續(xù)是要收費的,這不就沒去成。”張愛玲被這哭笑不得的答案,弄得一頭霧水。不過她很快反應(yīng)過來,看了看手表,現(xiàn)在離登機時間只有十分鐘了,已經(jīng)來不及辦理無陪手續(xù)。張愛玲微笑的對他們說:“您就放心吧,我現(xiàn)在是下班時間,不影響工作,現(xiàn)在我就帶爺爺去登機口。他的身份證放哪里呢,登機牌在手上嗎……”最終在航班登機前,張愛玲在2號登機口將老人及其行李轉(zhuǎn)交給廈航的地勤人員,并目送老大爺安全順利的上了飛機。在張愛玲的日常工作中,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每一天她都以全新的狀態(tài),飽滿的熱情去幫助每一位旅客,為同事排憂,做好引導工作為同事提供方便。
張愛玲是一個愛笑的女孩,班組閔青弋新曾說過,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她一路走來,遇到過艱辛和荊棘,但是她卻咬咬牙挺過去了。迎日出,送晚霞,保衛(wèi)空防安全,保障春運生產(chǎn)運輸,剛剛拂去夜色里滿天的星辰,又奔忙著迎接清晨第一縷的陽光。
當工作上遇到挑戰(zhàn)時,她會迎難而上,想辦法解決問題;當別人誤解時,她不急于解釋,而是一笑置之,等待時間的證明;當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她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這富有感染力的笑容背后蘊藏著無限的正能量。
在她身邊的朋友和同事看來,張愛玲絕對是一個笑點超低幽默可愛的開心果。探討工作時,她總是不時冒出連珠妙語;和她聊起任何煩心事,她俏皮風趣的三言兩語,也會把本來愁眉苦臉的朋友逗得人仰馬翻。張愛玲就是這樣,笑起來真誠陽光,內(nèi)心始終明媚,她用這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去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97年前的“五四運動”偉大愛國精神,把振興中華當作是民航青年人的光榮使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quán)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