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為何不能有豆制品? 業內人士:怕放屁污染環境
飛機是怎么檢修的?為啥飛機餐不好吃?這些問題,一般人可能還真答不上來。
5月10日,南航河南公司邀請公眾參加其開放日活動,24位公眾代表不僅與飛機駕駛艙、維修機庫來了場零距離接觸,還觀看了飛機餐食的制作過程。
你了解飛機嗎?快來掃盲
飛機輪胎也有“碟剎”
當天上午9點,公眾代表一步入位于鄭州機場內的南航河南公司飛機維修機庫,就被眼前一架嶄新的波音737-800型飛機所吸引。
“天上的飛機那么小,到跟前還真大。”4歲多的小朋友黃皓昱邊說邊繞著飛機跑來跑去。
在飛機輪胎旁,工程師介紹,飛機的輪胎也是有“碟剎”的,跟普通輪胎相比,里面只能充氮氣。
在一旁的起落架艙,布滿了排列有序的管線。“為了保證飛機的安全,一些部件都有備份,以防萬一。”工程師說。
飛機起飛和降落時
為啥要打開遮陽板
步入飛機客艙,迎面而來的是面容姣好笑容甜美的南航空姐,她們向公眾代表講解了有關客艙的安全知識。
為什么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乘客會被要求將遮陽板打開?
乘務員解釋,遮陽板打開后,乘客可以清楚地看到飛機外部情況,一旦有情況,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并向機組報告,而飛機外的人也能看清客艙內的情況。
飛機上為啥不能
用充電寶充電
為什么不能在飛機上用充電寶充電?
乘務員解釋,充電時充電寶會發熱,很可能引起火災,嚴重威脅飛行安全。而面對這種火情,飛機上的滅火器也束手無策,只能待充電寶的能量燃燒完火才能滅掉。
飛機檢修要求多
連手套都有編號
在發動機旁,機務工程師介紹,飛機每飛行250個小時就要做一次停飛檢修,稱為A檢;16次A檢后是更大規模的C檢,飛機要停飛半個月,被全部拆散檢查各個部件。
近萬個檢修工具,每個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號”。工具何時外出、由誰攜帶、編號多少、何時返回都要經過嚴格登記,到時間而沒返回,管理人員就要順著記錄查找,直到找到為止。就連維修員工戴的手套也會印上編號,工作結束后會及時回收銷毀。
想修飛機,英語得過關
想學修飛機,難不難?機務工程師介紹,學修飛機,首先要過英語關,南航飛機維修廠的技術人員都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因為維護手冊全是英文的。
關于維護手冊,可別認為就那么幾本。工程師說,經常用到的就有16本手冊,而有的手冊有1萬多頁。
掃完盲,來思考倆問題吧
為啥飛機餐不太好吃?
在鄭州機場,很多航空公司的飛機餐都是南航河南航空食品廠配送的。在該食品廠,公眾代表參觀了飛機餐生產過程。
食品廠負責人張根生說:“我們有6個專業大廚,前幾天阿聯酋航空公司剛開通的鄭州至迪拜航班的配餐,也選擇讓我們生產配送。”
既然廚師手藝不差,飛機餐為什么不盡如人意?張根生坦言,客觀上有一些原因,“這跟選材有限、冷鏈加工運輸和高空人的味覺感知有關系。”
他介紹,航空餐食采用冷鏈加工工藝,運輸全程都需要冷藏,而為了防止影響飛行通信,飛機上一般只使用電加熱,被烤箱二次加熱的食物口感會變差。
另外,飛機在高空中客艙密閉,空氣流動小、氣壓低,大腦的供血也會發生變化,使味覺的靈敏度降低,影響人的味覺感知。
飛機餐為啥沒豆制品?
在飛機上并不是什么食品都能吃,一些肉類由于很多人忌口,只能以牛肉、雞肉為主。
而為了保證安全,飛機餐要做到吃魚不能有刺,吃肉不能有骨頭。同時,空中配餐還要考慮各種因素,比如豆制品不能上飛機。
張根生說,豆制品經過加熱,乘客吃后容易放屁,在空間狹小的機艙中易污染環境。
從采購、初加工、熱廚、冷廚,再到冷藏、上飛機,飛機餐要經過多道程序,整個制作過程需要10個小時,而它的“生命”卻很短,超過6小時就要報廢。
南航計劃
正論證歐美澳航線開通的可行性
活動現場,南航河南公司總經理裴愛州介紹了在航線布局方面的計劃。裴愛州說,目前正在論證歐美澳遠程洲際航線的開通可行性。當前,南航河南公司受運力的限制,只開通了東北亞、東南亞、港澳臺地區的航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襄陽機場安檢:對講機架起真情服務的橋梁
- 下一篇:長途飛行如何保持愉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