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4500班保底補貼”政策第一周實施情況
北京今年以來,民航局黨組緊緊圍繞“守底線、穩預期、強基礎、挖潛力、提質增效、創新業績”的工作總方針,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恢復發展帶來的各種風險挑戰。為此,自5月21日至7月20日,民航局面向國內航空公司推出了“4500班保底補貼”政策,這對航空公司、機場而言,是優化民航供給結構,提振行業恢復發展的信心,對旅客而言,是提高民航服務水平,增強民航出行的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自政策實施以來,國內客運航班補貼政策實施效果初步顯現,航線網絡通達通暢性進一步增強,執行率達到歷史最高點,旅客滿意度顯著提高,“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樞紐機場核心競爭力有所改善,邊遠地區居民出行權益得以有效保障,行業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航線航班服務水平逐步提高
政策實施第一周,實飛航班達31181班,航線條數[1]1618條,平均每條航線周班次為19.3班,較基準周[2]增加1.4班。通航點數量為210個,其中新增康定、武夷山2個通航點。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周航班平均執行率高達99.0%,遠高于政策實施前的水平,這意味著航班被取消的情況大大減少,服務品質得到提升。涉客票投訴762件,較前一周減少120件,降幅13.6%,旅客滿意度顯著改善。

圖1 航線航班運行整體情況
樞紐機場間通達性進一步增強
政策實施第一周,航班量最大的十條航線如表1所示。這十條航線的總班次為2367班,較基準周增加45班。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成都-杭州,增加44班。長航程航線班次增幅整體較大。
表1 排名前十航線情況


圖2 排名前十航線OD情況

圖3 排名前十航線班次變化情況
從兩千萬級城市[3]機場之間的連通性來看,政策實施第一周,實飛航班量為3626班,航線條數為29條,平均每條航線周班次為125班,較基準周增加19班。

圖4 兩千萬級城市機場航班情況
支線機場服務能力有所提升
政策實施第一周,支線航線航班量為8531班,支線航線條數為877條。平均每條航線周班次為9.7班,較基準周增加0.5班。其中支-支型航線64條、544班,較基準周增加1條、32班;平均每條航線周班次為8.5班,較基準周增加0.4班。

圖5 支線航線情況
邊遠地區航空服務進一步普及
內蒙古、新疆、云南、青海、西藏5省機場中,第一周航班量為7907班,較基準周增加171班;航線條數為387條,較基準周減少40條;平均每條航線周班次為20.4班,較基準周增加2.3班。

圖6 部分邊遠地區航線情況
05 小結
自國內客運航班補貼政策實施以來,一是國內航線網絡發展形勢整體向好。航班總量、航線總條數保持穩定,執行率大幅提高,航班頻繁取消的現象得到消除,提振了旅客出行信心;投訴數量下降明顯,旅客滿意度得到提升。二是樞紐間網絡連通性有所加強。長航程航線航班量有所增長,兩千萬級以上樞紐機場航線頻次顯著增加,干-干型航線占比略有上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三是支線航線及邊遠地區出行服務得到改善。支線航線條數、班次和頻次均有所增長;支-支型航線占比略有上升;邊遠地區航班量和航班頻次顯著增加,助力三四線城市居民快速出行。綜上,新政策的實施有效解決了航班取消率高、服務品質降低的問題,同時提升了樞紐機場間航線厚度,顯著改善了支線和邊遠地區航線的服務水平,達到了政策預期效果。
[1] 一市兩場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均按一個通航點處理。
[2] 基準周,指2022年5月14-20日;政策實施第一周,簡稱第一周,指2022年5月21-27日。
[3] 指2021年旅客吞吐量在2000萬人次以上的城市,一市兩場的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合并統計。此類城市共9個,即廣州、成都、深圳、重慶、上海、北京、昆明、西安、杭州。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國拒絕俄外長專機經過本國領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