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誤已成“常態” 倒逼航空延誤險保費升高
航空管制、天氣多變……飛機已經日漸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上述諸多原因卻使得航班延誤逐漸成為“常態”,甚至有網友調侃稱,“這年頭,不被延誤個四個鐘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坐的是飛機。”然而,隨著航班延誤的增加,航空延誤險的理賠率也隨之增加,對此,部分險企悄然提高了航空延誤險的保費。 部分險企保費一年翻2倍
“才一年時間,同樣一份保險的報價就翻了一倍多。”由于工作原因,某外企高管王先生經常要乘坐飛機出差,因此,他一直都有購買航空延誤險的習慣。近日,他在之前購買的航空延誤險到期后準備購買一份新的一年期航空延誤險,卻發現,同一款航空延誤險的保額并沒有增加,保費卻比去年同期高出了一倍多。
去年11月,他購買的一年期航空延誤險的保費還只有140元,今年再購買的價格已經上漲至350元。
對此,有險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隨著航班延誤的日漸頻繁,理賠量也相應增加,成本也就隨之加大,險企只能通過調升價格來應對。
不過,上述工作人員同時也表示,目前價格上漲的多為1年期的長期航空延誤險,而市面上售價為20元的短期航空意外險(內含400元的延誤險以及50萬元的航空意外險)的價格則基本不變。
通過理賠管理降低成本
不過,根據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的信息,包括平安、太平洋等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目前尚未上調長期航空延誤險及航空意外險的保費。但是,某險企浙江分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盡管未提高價格,但也有險企在理賠上做“文章”。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長期航空延誤險,還是短期航空延誤險,盡管不同保險公司的賠付標準不同,行業內比較普遍的標準是,延誤4小時就賠付200元。而之前,各家公司普遍采取的是疊加賠付,現在卻悄悄變成了每次賠付。比如延誤8小時,按照以前每延誤4小時就賠付200元的標準,投保人可以獲得400元的賠償;而如果變成每次賠付,則只要是延誤時間在4小時以上,統一變成一次只能獲得200元的賠償。”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進行“理賠管理”是目前各家保險公司轉嫁航空延誤險成本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因此,他建議消費者,在投保航空延誤險時,一定要看清楚保險的具體條款,對賠付條件和賠付標準有詳細的了解。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