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姓名寫成拼音無法登機 2800元機票只退760
石家莊市民劉女士這段時間很郁悶。2013年12月2日她在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官網上花2800元替4位朋友購買了4張1月28日從石家莊飛往廣州的機票。據劉女士稱,當時填寫4位朋友的姓名時,由于官網出現問題,只能填寫漢語拼音。購票成功的一個星期后,她才從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了解到,登機牌上姓名顯示為漢語拼音將無法登機。劉女士隨即聯系南航要求更改成漢字,卻被告之無法更改,而因其購買的是特價機票,也不得變更、退票或簽轉,只能每張票退190元的機建、燃油費和保險費,理由是“南航的規定”。“機票連見都沒有見到,我就白白損失了2000多元。”劉女士質疑南航該規定是“霸王條款”,表示一定要為自己討個公道。
4張機票一星期成廢紙?
12月2日,劉女士受4位朋友所托,在南航官網上購買了4張從石家莊飛往廣州的機票,起飛時間是2014年1月28日21時45分,每張機票加上燃油費、機場稅、保險費后的總價為700元,4張票一共2800元。
劉女士告訴記者,當晚她購票時,以漢字的形式輸入4位朋友的姓名,一直無法成功購買,輸入漢語拼音后才終于購買成功。一個星期后,她聽說機票上姓名是漢語拼音有可能無法登機,于是趕緊聯系了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機場告訴我,登記牌上是漢語拼音肯定無法登機。”劉女士說,她當即撥打了南航的客服電話,要求更改機票上的姓名,然而南航方面的答復仿佛一瓢冷水澆了下來。南航客服人員稱,機票上的漢語拼音無法更改為漢字,只能以自愿退票處理。“我購買的是特價機票,是不能變更、退票、簽轉的。”劉女士說,最后南航方面稱,只能退還機建、燃油費和保險費,每張票退190元。
2800元購買的4張機票連見都沒有見到就成了“廢紙”,而得到的“補償”僅僅是760元,對此劉女士無法接受。劉女士與丈夫與南航方面反復溝通,結果依然如故。“南航讓我提供當晚購買機票時系統出問題的截圖,我當時哪有意識保留這個東西啊?”
劉女士質疑:盡管不能提供當晚系統出現問題的截圖,但她填寫完拼音后系統通過了并購買成功,為什么會被拒絕登機?沒享受到服務為什么付費?“我在發現問題后一個星期內就聯系了南航,距登機還有一個多月,為什么不能更改信息?”劉女士說,一切都是由南航說了算,對此她無法理解也很氣憤。
無法更改系南航“公司規定”
昨日,記者根據劉女士提供的機票訂票編號登錄南航官網查詢到,劉女士購買的4張機票“旅客姓名一欄”均為漢語拼音,聯系人信息中的姓名也是漢語拼音,證件類型則是身份證。
在南航官網上,記者也嘗試訂購了一張機票,在旅客姓名一欄輸入漢語拼音時,系統提示為“請填寫正確格式的姓名,如果您使用英文或者拼音填寫,請在姓和名之間加‘/’請檢查后重新填寫。”記者在姓名漢語拼音的姓和名之間加“/”后提請成功。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證實,機票上姓名為漢語拼音將無法通過安檢,不能登機,除非旅客持有護照。而劉女士稱,她的4位朋友均無護照。
記者以劉女士朋友的名義撥打了南航官網上提供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4張機票的姓名無法更改,而由于劉女士購買的是特價票,也無法變更、退票、簽轉,只能每張票退190元(包括機建、燃油費和保險費),如果是官網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姓名被填寫成漢語拼音,劉女士必須提供截圖。記者詢問,購買機票時填寫了身份證號,可否根據身份證號碼的惟一性來進行更改,得到的答復依然是不可以。
對于以上的規定,客服人員稱是“南航的規定”。
昨日記者聯系幾家航空公司了解到,每家航空公司對于旅客更改姓名的規定并不相同。海南航空的客服人員表示,如果是姓名出現同音字、形似字、音似字錯誤,旅客可以免費更改一次。而東航航空的客服人員則表示,如果是旅客姓名出現同音不同字的錯誤,可以進行免費更改。其他航空則表示,要分情況對待,但要收取一定數額的費用。
至于劉女士的情況,記者咨詢的大部分航空公司都表示無法更改,只有東航稱可以嘗試進行更改。
律師:
航空公司規定無法律依據
針對此事,河北馬倍戰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彥衛表示,特價機票不能變更、退票、簽轉的,本身就涉嫌“霸王條款”。而本次事件中,劉女士并不是要改或退,僅僅是要求更正姓名而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規定:“客票是航空旅客運輸合同訂立和運輸合同條件的初步證據。旅客未能出示客票、客票不符合規定或者客票遺失,不影響運輸合同的存在或者有效。”按照這條法規,旅客有權更正姓或名。郭彥衛認為,旅客名字錯了不能更改,航空公司自行的規定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也不符合情理。
郭彥衛稱,旅客發現出現錯誤,在起飛前的一個多月就積極聯系航空公司進行更改,并未造成重大損失,航空公司應當以人性化的服務通過身份證號碼的惟一性來識別是否是名字錯了,如果確有錯誤,應當予以更正。即使收費也應該合理性收取,并且要有法律依據、提前公示告之。
記者搜索網絡發現,關于機票更改姓名難的報道屢屢見諸報端,有的航空公司會收取數百元的費用,而對于這方面的監管目前尚無相關規定。郭彥衛希望民航監管部門能盡快出臺相關法規,糾正這一不合理的現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