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服務:與時代同行
編者按
機場管理體制改革是2002年初開始的中國民航新一輪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以2004年7月8日甘肅省4個機場正式移交地方為標志,我國民航完成了這次影響深遠的機場管理體制改革。
在機場管理體制改革后的這10年中,中國民用機場在數量、規模、安全水平、服務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城市發展的靚麗名片和文明窗口。機場對于區域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航空經濟方興未艾。
為了更好地展現各地機場10年來取得的新變化、新成就,分享各地機場創新發展的模式與經驗,本報自今日起,陸續推出“機場管理體制改革10周年大型系列報道”,共8篇,敬請關注。
2004年暑期,高中剛畢業的陳騁第一次選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離開家鄉出去旅行。由于是第一次乘坐飛機,又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心里不免有些忐忑。從進入候機樓詢問如何辦理值機手續,到最后登機,成都雙流機場工作人員的優質服務給陳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后,陳騁已經習慣了選擇飛機作為自己的出行工具。“從我第一次坐飛機到現在已經10年了,盡管每一次的目的地不同,但機場服務總能給我驚喜”。2014年,他已經是蘇寧電器的一名管理人員,他依舊經常對同事們說:“我們的服務還要多向民航學習。”
一直在創新
事實上,早在10年前,就有很多單位在向民航學習服務。2004年,黃山風景旅游區的入口處,就掛著一條大橫幅,上面寫著“學習民航服務,向民航服務看齊”。機場作為民航面對旅客的重要窗口,機場服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公眾對民航服務的印象。在2004年,社會公眾對民航服務、對機場服務的美譽度已經很高了。
2004年,機場管理體制改革完成。2009年,《民航機場管理條例》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機場的定位:民用機場是公共基礎設施。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的機場,既需要更好地為公眾服務,也可以通過服務來換取利潤。如何在原有的、較好的服務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成為擺在機場面前的難題。
2007年,重慶機場成為國內第一家“吃螃蟹”的機場——將長途汽車站引進機場。在此后的5年時間里,重慶機場又相繼將軌道交通、水運航線和鐵路引進到機場,實現了空鐵、空水、空軌以及空陸聯運。僅航空和汽車聯運一項,重慶機場就開通了重慶至周邊區縣的長途客運班線路40條,每天發車200余班。2013年,共有266萬人次的旅客通過快捷的地面交通體系進入重慶機場,給周邊旅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重慶機場的這一項服務,很快引起了全國各地機場的效仿。這種效仿的結果就是,全國省會城市周邊的旅客出行更加方便了。
這樣方便旅客的服務舉措,在各地機場層出不窮。例如從2009年起,春運期間,首都機場的機場巴士線路就將延長運營時間到24時,部分線路更是延長到國內航班夜航結束為止。2010年,廈門機場就在到達廳出口處擺放了很多手繪卡通地圖,供旅客免費取用。即使是初到廈門的旅客,也能憑借地圖大致找到廈門的“吃喝玩樂”處。
用“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來形容機場屬地化改革10年來的服務,其實再恰當不過了。其他單位效仿機場的服務內容,但卻始終難以達到機場服務的水平。機場與機場之間,既會相互學習服務內容,也會相互較量服務水平。你家推出了新的服務舉措,我家“拿來”再加以改進,并且各家機場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服務舉措上不斷推陳出新。不同機場的服務,則是看似同質化,仔細觀察又會發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在這種不斷效仿與創新的過程中,全國機場的服務水平整體上了一個新臺階,進入了良性循環的通道。而對機場來說,服務工作已經是一項需要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的工作。
始終跟隨時代
這是一個講求效率的時代,這是一個注重娛樂的時代,但同時這也是充滿不安全因素的時代。
保障飛機的安全起降是機場的第一要務,對旅客安全檢查是機場的重要職責。特別是近年來,恐怖分子活動猖獗,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民航,機場的安保等級也在不斷升級。按道理,機場給旅客增加麻煩了,可有不少進出機場的旅客認為,機場很貼心。
為了檢查旅客是否攜帶爆炸品,在要進入諸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這樣的大型機場前,機場工作人員都要在旅客身上或者行李上進行涂抹,加以檢驗。出于安全考慮,機場需要對每一位旅客進行檢查。然而,“在美國的機場,旅客是一個個接受檢驗進入的。而在上海浦東機場,一組20位旅客,統一接受檢驗后放行。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整組旅客就過關了。”一位網友在網上寫到。他對這項服務贊嘆不已:“這是個多么有用的服務啊!”我國機場的這種做法,既保障了旅客安全,又提高了效率,十分人性化。
近年來,一直過著“雙城生活”, 幾乎每周都要往返于北京與上海兩地的100tv首席執行官劉述堯對記者表示,機場服務一直隨時代變化,跟隨著時代的脈搏在跳動。“我是做IT出身的,對科技的變化很敏感。2010年,首都機場實現了三大航站樓無線網絡全覆蓋,為旅客提供免費上網服務。那時候,公共場所的無線網絡還不多。”劉述堯談道,“現在,很多機場都有了免費無線網絡。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機場算是走在了時代前端。”
在互聯網不斷改變著我們生活的同時,如何將它融入民航信息服務呢?2011年,寧波機場正式發布“寧波機場陽光服務”微博,率先提出了“微博服務”的概念。2013年1月,寧波機場成功開發了“微博機器人”。全國各地的旅客無論在哪個機場乘飛機,只要向“寧波機場陽光服務”發微博提供一個具體的航班號,1分鐘內就可以自動查詢航班情況,及時獲知全國所有機場“航班是否正常”“航班延誤情況”“前段航班情況”等航班動態。與互聯網的崛起相反,有線電話亭已經漸漸被人們遺忘。寧波機場服務質量部副總經理單建平告訴記者,機場有很多電話亭,現在利用率很低。寧波機場打算把這些電話亭利用起來,下一步可能會讓旅客使用這些電話亭打免費電話,包括市話和國內長途。寧波機場將采取很多實惠的舉措把為旅客服務推向一個新高度。
服務推動文明出行
自2006年起,國際機場協會(ACI)開始進行全球機場服務質量(ASQ)評比,全球超過280座機場參與了旅客滿意度調查,其中全球最大的100座機場幾乎全部參與其中。全球機場服務質量評比包括16類32項關鍵業績指標,用以描述旅客體驗。中國的機場自參加ASQ評比以來,在全球的排名不斷上升。
2014年2月19日,國際機場協會公布了2013年全球最佳機場評選結果。其中,分規模排名中,在年旅客吞吐量達4000萬人次以上的5座最佳機場中,除第一名的新加坡樟宜機場外,其余4座均為中國的機場,它們分別是北京首都、上海浦東、香港以及廣州機場。而上海虹橋、重慶機場則在全球同規模機場中,在服務質量方面分別排名第4和第2。在年旅客吞吐量在500萬人次~1500人次規模的機場中,海口機場服務質量居全球第1位,第3名是天津機場,第4名是武漢機場,第5名是哈爾濱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全球旅客滿意度排名在2007年是第63,上海虹橋機場全球旅客滿意度排名在2009年是第81。”上海機場集團公司黨群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上海的兩座機場在全球的服務質量排名的變化,就能看出中國的機場近年來服務質量在“大踏步”提高。
機場服務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和近年來機場重視旅客服務感受有關。旅客的服務感受不僅和機場的服務有關,還和乘機環境有關。試想,如果您在排隊辦理值機手續時,有人插隊;您在候機樓等待登機時,身旁有其他旅客脫掉鞋襪休息。那么,機場給旅客提供再好的服務,旅客也會因他人的不文明行為,讓自己的出行感受、對機場的印象大打折扣。“創造良好的乘機環境需要我們和旅客共同努力。我們在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引導旅客文明出行,旅客就能有更好的服務體驗。”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13年,首都機場開展了“文明禮讓·恪守公德”文明出行主題實踐活動。有的志愿者在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值機區、候機區、大巴出租車等候區勸導旅客有序排隊,并為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提供必要幫助;有的志愿者則手拿“文明出行”宣傳卡片,勸導吸煙的旅客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此外,首都機場充分利用同創共建活動,在出租車、機場大巴、機場快軌、高速公路等區域開展“服務國門我快樂,展示文明我先行”活動。在重要節假日保障期間,首都機場公共區管理部派出“文明使者”,分別在2號、3號停車樓向旅客免費發放“文明出行”車貼,在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給予關心和囑托,希望司機朋友們都能文明駕駛、快樂出行。
機場的不文明行為減少了,旅客出行才能更愉快。
服務原本就是一件應該讓接受者愉悅的事情,而愉悅本身是當事人的感受,外人難以判斷與衡量。這也就決定了機場的服務永遠需要隨時代而變,永遠只能在路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