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考慮銷售航班“站票” 你敢買嗎?
國外構想的飛機站座位置圖。
“只要政府敢批準,我就敢在飛機上賣站票!”昨日,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的這番豪言再度火爆網絡。那么問題來了,他敢賣站票,你敢站著乘飛機嗎?
飛機賣站票國外早有創意
其實早在2009年,王正華就發表過類似的設想。他曾向媒體描述了所謂飛機站票區的設想:“站票位置類似于吧臺座位,旅客可以站著斜靠在一塊板上,背部有軟墊,肘部有扶手,胸部有安全防護橫擋,臀部還會有突出物支撐;旅客從肩膀到胸口,交叉綁上安全帶;可以半坐,也可以直立,乘飛機過程將是安全的。”
晨報記者查詢發現,每一次王董事長這個大膽設想通過媒體公布,立即會引來社會的熱議。其實,飛機上賣站票,設站座,國外航空公司在過去的十年間一直有類似的提議。
最著名的就是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這是一家在歐洲鼎鼎大名的廉價航空。該公司的老板CEO奧萊利向來語出驚人。他曾說“飛機上系安全帶毫無作用,在墜機事故中并不能拯救乘客。所以監管部門應該允許假期旅游的乘客購買站票,就像乘坐有翅膀的公交車。”
2006年,“站著飛行”也一度是國際新聞界的熱點話題。因為當時英國泰晤士報曾經曝出,空中客車飛機公司,有意向亞洲的航空公司推銷帶有站票艙位的飛機,以實現每趟航班“多拉快跑”的利潤最大化。此外,晨報記者還發現,在一些國家航空器設計比賽、交通運輸研究中,也有學者或學生腦洞大開,做出過相關的設計和研究。
機上寸土寸金 站票攤低成本
看來,“飛機上賣站票”似乎也不是個無厘頭的玩笑,站票真的有可能便宜嗎?東航江蘇公司一位資深飛行員并不認同“飛機賣站票”的設想,但是能理解這個設想的初衷——節省成本。這位已經有10000多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認為,飛機上的空間,就是航空公司賴以掙錢的“資源”。飛機上每一寸空間都被精心計算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起來。比如民航飛機機腹的貨艙,除了要運送乘客的行李,通常還要給物流公司運送貨物。
飛機上每排座位的間距,也盡可能壓縮,騰出更多空間,坐更多的乘客。晨報記者就在國外旅行的過程中,體驗過一些國外航空公司推出的所謂“超級經濟艙”,僅僅是因為腿部空間大了十幾厘米,機票就要多收上千元人民幣甚至更多。還有一些國外廉價航空公司,連使用頭頂上的行李艙都得交錢。為什么這么摳?因為航空公司同樣飛一個航班,載得越多就可以獲得更多利潤,這在高油價時代曾經特別盛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飛機上乘客越多,那么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成本越低,意味著票價也可以大大降低。記者查詢到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航空工程教授洛利的一篇論文,他以最常見的波音737-300客機為例,計算出采用直立型座位,能增加21%的載客量,同時票價將下降多達44%,比火車票更有競爭力。
站著“飛”安全問題沒解決
“飛機賣站票?哎呀,這就是個設想,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飛行器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對這個設想不以為然。他給出的第一個理由就是“不安全”。
據了解,目前國內“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中,對飛機的坐椅甚至是坐椅間距都有著嚴格規定。其中明確要求,在飛機于地面移動、起飛和著陸期間,飛機上每一個人均應當在經批準的坐椅或者臥鋪上就座,并用單獨的安全帶適當扣緊。 另外,根據美國FAA(聯邦航空管理局)、飛機制造商、航空公司,以及各國航空安全監管部門的規定,每架客運飛機上乘客數量大小必須依據一定的比例,因為遇到意外情況需要緊急撤離疏散,飛機上的安全門和充氣滑梯難以讓太多的乘客及時離開飛機。
還有人提出,如果飛機上乘客太多,他們的行李怎么放?飛機上是否要開辟更多衛生間,不然恐怕整個飛行途中大家都要在洗手間門前排隊。
網友吐槽飛機賣站票
不屑一顧派: “安全問題沒解決,即便政府敢批,航空公司怕也不敢賣站票吧” “買站票的人能聽從乘務員的指揮?坐著的人都能在飛機上鬧翻天,站著的人豈不是火氣更大,動手更方便?”
支持派: “這是哪家公司?以后出行就選它了,我媽坐骨神經痛多年!” “太好了,這下飛行途中男女老少所有乘客能跟著空姐們做廣播體操解解悶了!”
幻想派: “建議增設站票、掛票、機翼票、降落傘票、起落架票……對了,貨艙里還可以開臥鋪!” “飛行員:往后走走,往后走走!不要擠到前門,里面的人讓讓撒!” “機長:趕緊找兩條長凳鋪在過道里,回頭飛到上海東方明珠那開門喊兩嗓子,看有沒有去北京的,50塊錢一個人,給加座!”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