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仁川機場女乘客暈厥 臺州醫生緊急施救
“親愛的秦杰醫生,感謝您乘坐我們的航班,我是韓亞航空公司客務總部經理Jaemie Han。請允許我代表韓亞航空以及2015年2月2日OZ625次航班所有乘務人員向您對我們的幫助表示感謝。”
“我們感激您以您的同情心,并抽出寶貴的私人時間、利用您的專業知識幫助了另一位乘客,原諒我們遲來的感謝……”
這是一封署名為“ASIANA AIRLINE(韓亞航空)”的部分感謝信譯文。
如果不是這封“漂洋過海”而來的電郵,臺州醫院的兩名急診醫生都快忘記了旅途中發生的這段小插曲。
女乘客飛機上突然暈厥
2月2日,趁著年休假,臺州醫院急診科醫生秦杰和同事李方順相約帶著家人外出旅游。
他們計劃從杭州飛到韓國仁川機場再轉機,飛往塞班島。轉機途中,卻意外遇到了突發狀況。
當天晚上9點左右,由仁川機場飛往塞班島的OZ625次航班開始登機,秦杰和李方順兩家人陸續走進機艙,秦杰的座位稍稍靠后,在經濟艙的17排。
就在登機口即將關閉的時候,坐在秦杰后排的一位男乘客突然起身,向空乘人員示意自己的女伴身體有不適。
秦杰回過頭發現,那名女乘客已經出現了昏厥,空乘人員馬上向地面發出暫停起飛的請求。
兩名急診醫生出手救助
出于職業習慣,秦杰和同事走到那名女乘客身邊,并向空乘人員表明了急診醫生的身份,表示愿意提供急救幫助。
經過空乘人員的同意,秦杰靠近觀察那名暈厥的女乘客,她的年紀不大,20多歲,亞裔,臉色蒼白,外表皮膚出現了大量紅疹。
秦杰和空乘人員一起將女乘客轉移到機艙尾部的過道上,使其平躺,并拿來了飛機上的急救箱,李方順負責和韓方的乘務員溝通,聯系地勤人員。
女乘客的同伴夾雜著英文和韓文說,患者有過敏病史。
借助急救箱里的設備,秦杰馬上對女乘客進行了瞳孔光反射、疼痛反射等檢查,初步判斷昏迷女乘客可能在登機前吃了過敏食物或接觸了過敏物質,導致身體出現意外。
“當時簡單測了一下,她的血壓上壓降到80左右,心率卻達到了每分鐘120多次,如果持續這種狀況,或許有生命危險。”秦杰告訴空乘人員。
好在進行簡單的急救措施后,機場的醫務人員趕到,女乘客被送下飛機接受進一步治療。
出機艙前,女乘客的同伴詢問工作人員是否可以搭下一班航班離開。
秦杰建議他說,最好先觀察一晚,因為嚴重過敏的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上一次在國際航班上施救
機長差點采取緊急降落
在離開OZ625次航班時,空乘人員向秦杰索要了聯系方式,后來也就有了這封“漂洋過海”而來的感謝信。
其實,這不是秦杰第一次在飛機上施救了,上一次同樣發生在一架國際航班上。
2014年11月2日,秦杰與骨科醫生同事從意大利進修回國,歸來途中乘坐漢莎航空公司的航班,經德國慕尼黑機場轉機到上海。
按照預定時間,航班將在當天北京時間16時左右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沒想到飛機降落前5小時,一名德國男乘客“貪杯”,多喝了飛機上的免費白酒,暈倒在座位上。
沒有多猶豫,秦杰向空乘人員表明了身份,希望提供幫助。
“和這次在亞航上不同,那個時候是第一次在飛機上遇到緊急狀況,我表現得有點慌,甚至不知道機上有急救箱,空乘人員都對我有點不信任。”秦杰笑著回憶。
等急救箱一到位,秦杰就表現出專業的一面,他發現暈倒乘客血壓低、心率快,并且深度昏迷。
秦杰將其躺平,頭部稍微放低,考慮到患者血糖急降導致昏迷,配合機組人員給其補充了含糖飲料。
搶救過程中,患者一度出現過兩次昏迷,當時,機長已經準備好緊急降落,并征求秦杰意見。
經過必要的急救措施,秦杰判定患者狀況趨于穩定,通過機組人員聯系上海機場。航班順利到達,昏迷乘客也被穩定交接。
“我是醫生,救人是職責”
秦杰在醫院已經工作了11年,兩周前他剛剛過了34歲的生日。
作為一名急診醫生,每天工作中,他都要應對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長年累月下來,心里早就有了一份“應急預案”,這個預案讓他在工作以外,也會有在急診室里的“應急反應”。
可是身在國外,周圍的乘客語言又不通,出手救人萬一出現風險怎么辦?
這個問題,秦杰沒有考慮太多,他說,自己作為醫護人員,救人是職責,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再說當時也來不及多想,僅僅出于“本能”的反應。
“更何況,這兩次救人還有意外的驚喜。”秦杰說,第一次漢莎航空送給他一張50歐元的購物券和一份巧克力,第二次韓亞航空又送來一份感謝信。
“這大概也算是好心有好報吧!”秦杰笑著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