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新鄭機場出租車亂象:出租車拒載 “黑車”漫天要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打車是再普通不過的交通方式,但是在河南鄭州,無論是從市區去機場還是從機場回市區都是一件難事兒,“打車難”已經成為鄭州市民心照不宣的事實。
在新鄭機場打車,10公里路程私家車主敢向你要70元,正規出租車拒載。在機場,存在著出租車與私家車“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生存法則”,而在鄭州市區,出租車去機場同樣存在“或者不打表、或者拒載”現象。新鄭機場怎么亂?為啥亂?怎么辦?
新鄭國際機場候機樓一樓的5號門,是到港旅客的主要出口,也是機場出租車待客的規定區域。記者跟隨到港旅客的人流,剛從5號門走出,就有一位私家車主模樣的婦女圍了上來。
記者:豫康咋走啊?
私家車攬客人:豫康,走吧,70塊錢。
記者:你是啥車啊?
私家車攬客人:我的車在下面。
記者:70?有多少公里啊?
私家車攬客人:我停車費就10塊,機場的車少于90、100就不會去。
“豫康新城”是富士康河南廠區的所在地,距新鄭機場候機樓不超過10公里,按照一公里1.5元的價格來算,加上8塊錢的起步價頂多也只需要二十多元錢,70塊錢的要價遠遠高出記者的預期,記者隨即走向了不遠處的出租車候車區。在這里,出租車排成了長隊,司機三三兩兩地站在一起。見記者有乘車的打算,立刻圍了上來,當記者報出目的地時,卻遭到了多位出租車司機拒絕。
記者:去豫康新城。
出租車司機A:豫康新城你們去坐旁的車吧。
記者:這不是你的車嗎?
出租車司機A:這個地方太近了。
私家車攬客人:走吧,咱走吧。
記者以需要等人為由,在5號門前進行了近距離的觀察:機場的正規出租車司機普遍對短途旅客不感興趣,但當有操著外地口音的旅客出現時,出租車司機的隊伍就會活躍很多。
眾出租車司機:來來來,往后邊來。你去哪兒呢?
外地口音乘客:鄭州火車站。
出租車司機:可以啊,打表吧,得100多塊錢,一百七八十塊錢吧。
外地口音乘客:咋那么貴啊?
出租車司機:那可不是,幾十公里呢老弟。
一邊是私家車攬客人員的緊緊相隨,一邊是正規出租車司機的挑三揀四,鄭州機場接機大廳5號門前,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機場黑車亂象的背后,其實也包含著機場出租車與私家車“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生存法則”。 除了鄭州機場出租車漫天要價、私家車隨意拉客,有鄭州市民也提到,鄭州市區的出租車去機場同樣存在“或者不打表、或者拒載”現象。記者以乘客身份,在鄭州市區隨機攔下了多輛出租車了解情況,聽說要去機場出租車司機大都流露出“不愿打表前往”的態度。一位市區出租車司機坦言,“去機場不打表”已經是鄭州市區出租車行業一條潛規則。
司機:沒打表的,他就是不去也不會打表給你跑過去。你在鄭州這邊兒,出租車你隨便攔,你說去機場問打表去不去?我可以這樣說,95%以上的都不會去。
市區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去機場利潤低,是很多司機不愿去的主要原因。
王師傅:現在主要是機場不能載客回來。這一趟跑下來得兩小時,在市區可能就比這掙得多,所以有司機就不愿意去機場。
男鄭州市區出租車不愿或不能拉活、機場出租車熱衷于跑長途拉大活、私家車穿梭其中彌補市場空缺,是什么原因造成新鄭國際機場出租車管理如此混亂,黑車如此猖獗呢?
鄭州的哥王國順表示除了利潤的現實因素之外,還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據了解,鄭州機場組建于1997年,當時為解決周邊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在機場成立了出租汽車公司,并規定市區出租車不允許在機場拉客。王國順說,2010年機場開始對全市出租車放開經營,但由于歷史原因,機場營運的出租車基本還是原班人馬。
王國順:現在取消了,就是市區的車去了可以隨便排隊。但這還是水中月,你排排試試,當地司機欺負市區司機,這里邊有很多問題存在。
一位有著12年駕齡的機場出租車司機也坦言,新一輪失地農民的加入,在機場攬活的隊伍人多了,市場也更復雜了。
司機:航空港區現在開發建設,地都被征完了,他沒事干買個車就跑黑車了。(記者:它對咱這出租車有影響嗎?)有影響啊,機場私家車多,不可能每個人下來都打的啊。沒法說,都是當地人,都想多掙點錢。
對于新鄭機場出租車載客拒載,黑出租猖獗的現象,記者致電鄭州機場集團服務投訴熱線進行反映,工作人員卻給出了這樣的說法。
工作人員:如果是機場大巴的話,是由機場集團負責的。您說的是出租車,客運管理處那邊有執法的人,執法權不在我們這兒,我們只是協助他。這個情況我們也給客運管理處反映過,但是他是流動性的,不是固定到哪個點,所以你抓他很難。
而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鄭州機場客運管理站站長田明倫一直強調的則是機場“出租車、黑車數量多、人手嚴重不足”。
田明倫:咱們機場一共是15個人,我們是一個班5個人,早上9點到晚上12點,管理難點我們人員少。現在連富士康、港區都要由我們這15個人來管理,我們還要管好機場候機樓的出租車排隊,還要打擊黑車,人員太少了,難度特別大。
客運管理部門的解釋,是否得當?河南農業大學交通運輸系主任姚新勝認為,除了借鑒外地經驗、豐富監督舉報途徑、創新監督取證手段,作為管理部門,也應該摒棄“車多、人少”等所謂理由,創造條件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姚新勝:我們的港區建設已經進入新平臺了,原來還是個村,現在是一個城市區了,現在不能再像原來管村那樣去管理了。他們可以向上級申請,增加隊伍嘛,這個是沒啥說的。他的問題由他向上級申請解決,他對我們社會提供服務,他必須提供。
機場租車亂象的背后,其實也呈現出了機場周邊群眾的謀生慣性,以及新失地農民的就業途徑單一。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教授李金鎧認為,徹底解決機場租車亂象,機場周邊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還需長遠考慮。
李金鎧:長效機制沒有解決,給了一個過渡性的措施你可以跑車,時間長了,他們形成一種習慣了。政府對失地農民真正的關懷及就是出臺措施,包括從意識上、技能上、從培訓上,給失地農民一種長效機制去引導他們、去培訓他們,使他們成為一種合法的經營者,我覺得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