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重慶劉嫚乘務組:滿滿客艙都是愛
乘務組和小旅客合影 楊聞攝
2015年5月18日,劉嫚乘務組執行CA4136北京至重慶的航班,遇到了因小兒麻痹癥剛剛做完手術不久回渝康復的九歲孤兒院兒童郭金華,乘務組和航班中的旅客以及陪伴小旅客的戴老師,在整個航程中為照顧小旅客相互協助和努力,滿滿客艙洋溢著對小旅客的關愛。
協調座位,旅客理解中帶著關愛
劉嫚在旅客登機的時候,發現有一名輪椅小旅客停在廊橋口。因為輪椅不能帶上飛機,劉嫚立即喊來了在后艙忙碌的她的帶飛學員,剛剛乘務第一班飛行的新乘伍昱帆,指導他把小旅客抱進客艙,在詢問在得知小旅客的座位是34排,客艙的最后一排時,細心的劉嫚萌生了一個給他換座位的想法。因為她看到小旅客雙腳被輔助站立支架支撐著,無法彎曲,抱起來很困難,她立即想到小旅客到最后面的客艙和上下飛機都很不方便、在飛機上洗手間也存在困難, 于是她讓伍昱帆先把小旅客先安排在11排座位上。她親自走到12排,和已經坐在J、K、L座位上的旅客溝通,這三位旅客被乘務組對小旅客的細心幫助所打動,欣然答應了乘務組的建議坐在了最后一排。后來包括這三位旅客在內的其他旅客,都主動詢問乘務組關于小旅客的情況,還表達了他們的關注和祝福。劉嫚也特意叮囑后艙乘務員,要對這三位給與乘務組工作支持的旅客全程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表達對他們的謝意。
貼心陪伴,陪護老師被旅客錯認為媽媽
如果不是戴老師主動申明是重慶市孤兒院的老師,包括乘務組在內的全客艙的旅客都以為戴老師是孩子的媽媽。因為在所有人的眼里,只有滿懷真心的愛,才會在照顧行動不方便的孩子時有那些自然的舉動。給孩子擦臉、擦手、牽著孩子的手。特別是在客艙落座后的整個行程中,她一直陪他聊天、航班中就餐的時候,戴老師讓小旅客先吃,還時不時喂他吃一口,她擔心小旅客一份餐可能不夠,又不想給乘務組增加麻煩,就把自己的那份餐留給小旅客。直到小旅客吃完了,她才簡單迅速吃了幾口,然后繼續陪著小旅客,這情形讓12排A座那邊的旅客很感動,主動對乘務組表揚了這位老師。因為小旅客很少坐飛機,對客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不斷的發問,戴老師正好用這個時機來轉移孩子的腿疼,因為小旅客剛做完手術不久,腿上的鋼釘在高空壓力下會比地面痛很多。每當小旅客腿痛的時候,戴老師就緊握住小旅客的手,這溫馨的一幕感動了客艙的旅客。
搭建簡易小床,乘務組讓旅途一路溫暖一路愛
航班起飛前,劉嫚已經同陪伴小旅客的女士進行了簡單的交流,想到孩子剛做完手術時間不長,細心的劉嫚再次進行了一次安排,她找來柔軟的靠墊、毛巾被,讓小旅客的頭枕在靠窗的一邊,把12排的座位扶手拉起來,給孩子做了一個簡易舒適的小床,孩子可以相對平躺在座椅上,雙腳也可以放在座椅上,確保血液循環時不增加孩子腳部和腿部的壓力。
整個航程中,乘務組讓小旅客享受了一次特殊的待遇,給小旅客送飲料、送小吃、陪小旅客聊天,組員們輪流圍在小旅客身邊。他們想讓小旅客感受到,孤兒院的孩子,一樣有人愛,有來自社會的大愛。小旅客做完手術不久,腿上的鋼釘還會在高空的時候讓腿比地面上疼,可是每次乘務組給他吃東西時,他都很堅強和有禮貌的道謝。
飛機快到重慶的時候,男乘務員伍昱帆把小旅客抱著去了衛生間。因為位置狹小,所以非常吃力,這時坐在旁邊12C座的一位外國友人也在過來幫忙。乘務組通過機組給小旅客提前呼叫了地面輪椅服務。飛機落地后,伍昱帆再次把小旅客抱下了客梯車,放在擺渡車里的輪椅上,并妥善的交給了地面人員,隨行的孤兒院戴老師對乘務組的服務一再表示感謝,也對客艙里每一位好心的旅客表達了感謝。
劉嫚乘務組用真誠的服務,和客艙的旅客一起為小旅客帶去了難忘的美好旅途。劉嫚乘務組還與小旅客約定,在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會去看望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