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為什么別買航空延誤險
我最近做了一件蠢事。從重慶回北京,我在一個最著名的訂票公司買機票。那個呼叫中心的服務員在確定機票信息后問我要不要買航空延誤險。因為當時重慶正是連陰雨天氣,我懷疑那班飛機會像往常一樣晚點,想試一下自己的手氣就買了。事情就像我想的一樣,那班飛機延誤了。知道飛機不能按時起飛,幾乎所有的乘客都在罵天氣或者航空公司,只有我在笑瞇瞇地感受自己智力上的優勢。
第二天,當我打電話問我的智力優勢該如何兌現的時候才知道,這種航空延誤險要飛機延誤3個小時以上或者航班取消才會獲得幾百元的賠償。我買這種航空延誤險花了40元。但根據我的經驗航班延誤3個小時以上的概率大概是1/40。
我的天,一個一直以為自己聰明的人原來在做一件期望值是巨大負數的事。而且,那個訂票公司呼叫中心的服務員還告訴我,乘客中買這種航空延誤險的人不多。也就說,很少有人像我這么蠢。
雖然我后來搬出了殺手锏,“你知道我是媒體的么……”,那個公司把騙我的錢還給我了,但是這依然不能填補我的失落感。
不過,通過這件事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要你買一個參與者比較少的意外類保險,那最好不要參與。
保險的運營方式是這樣的,意外險等于是保險公司在和買保險的人對賭,如果意外發生了保險公司就輸了,如果意外沒有發生保險公司就會賺錢。為了讓自己賺錢的概率更高,保險公司會在精算師計算后才推出相關的保險產品。在這場對賭中,保險公司的贏面總是比買保險的更大。但是如果這項保險和普通人的關系密切,比如關于汽車的保險,那么它的購買者就會非常多。
保險購買者越多,參與其中的保險公司也會越多。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保險公司就不能把意外險的賠率定的過于有利于自己,因為這樣會被其他保險公司用更有利于保險客戶的賠率搶走生意。所以,一個占據保險公司業務種類最大的險種,往往它的賠率對于買保險的人是最公道的—這也讓投資保險公司股票的人要保持點警惕,如果某個保險公司的業務中某個險種占的比例過大,那么這家保險公司就有可能因為一場小概率的意外蒙受巨大損失。
而那些和人們沒有什么密切關系的意外就不同了。由于參與其中的人比較少,所以參與的保險公司也少。有這個險種的保險公司為了賺錢會把賠率設計的更有利于自己,購買這種保險的人在概率上往往非常吃虧。
航空延誤險這種小眾保險還可以進行推論,那是關于航班延誤的問題。購買的人很少,這說明實際上,大部分乘客對航班延誤并沒有他們對公眾媒體表現的那么看重。所以現在很多人要求盡快出臺航空公司延誤賠償,是個非常差的主意。
首先,從乘客對航空延誤險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即使有賠償,他們由于飛機延誤而產生的焦慮情緒也不能有效地平復下去。既然如此,也就沒必要賠錢給那些焦慮的乘客。
另外,如果把飛機延誤賠償乘客的條款列入自己的行業規則,那么航空公司就需要為了這種可能的成本支出而調高機票的價格。由于中國的航空公司比較少,這種因為延誤賠款達成行業票價共識的可能性非常大。既然這種機票價格共識非常大,所以航空公司也不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讓航空公司的運營更有效率上去。
相對于同樣長的飛機延誤時間,我覺得還是買到更便宜的機票會合算一些。而且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并沒有那么爭分奪秒,只不過裝B(裝做很Busy)是大家的一種本能而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蔣平:相信奮斗的力量
- 下一篇:英國威廉王子自購直升機 今重返藍天參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