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資料圖片
美國的空軍一號并不是一開始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改變主要得益于這個人。
下次你看到美國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起飛的時候,想想可口可樂和好彩香煙(Lucky Strike)吧。今天的美國總統專機藍白色的機身上印著的“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這樣的外觀源起于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和雷蒙德·羅威(Raymond Loewy)的低調合作,后者可謂是二戰后最卓有成就的商業形象與設計專家。
1959年,波音707作為總統專機編隊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加入了機隊,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覺得,將飛機的機頭和機尾漆成美國空軍(Air Force)那種顯眼的“國際標準橙色”挺令人滿意,機身側面用塊狀字體寫著略帶官僚主義的標簽:軍事空中運輸服務(Military Air Transport Service)。
但他的繼任者約翰·F·肯尼迪以及妻子杰奎琳,卻更關注如何讓標志幫助提升領導者形象——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他的“品牌”。當肯尼迪1946年第一次競選國會議員的時候,他的金融家父親約瑟夫(Joseph,他曾持有著名的蘇格蘭威士忌品牌Haig&Haig的美國特許經銷權)說,“我們要像賣肥皂片一樣推銷Jack(肯尼迪)。”在1960年的總統大選期間,肯尼迪的支持者們都戴著PT-109領帶夾,以此提醒選民,在二戰期間,這位候選人在他的魚雷艇漸漸沉入大西洋時,曾英勇地救過他的艇員們。

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和第一夫人杰奎琳在1963年11月21日乘坐空軍一號到達休士頓國際機場,次日,總統在達拉斯遇刺。圖片來源:Cecil W.Stoughton/約翰·F·肯尼迪總統圖書館
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杰奎琳·肯尼迪就曾半開玩笑地寫過,她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一個20世紀的全能藝術總監”。在近乎無情的冷戰危機年代里,她靠著這種審美的直覺、對歷史的興趣以及幫助丈夫(在普選中以微弱優勢當選)的熱望,卓有成效地重塑了白宮在美國總統公眾形象方面的信心。
1962年3月,在加州棕櫚泉有一處房子的羅威看到總統專機降落在了那里的機場。當晚他告訴自己的朋友(也是肯尼迪的空軍助理)戈弗雷·麥克休將軍說,這架飛機帶著“超級花哨”的橙色圖案,看起來“太可怕了”。將軍麥克休解釋說,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經驗的士兵負責設計的,并補充道,新的空軍一號正在建造過程中。羅威主動提出,他可以就新飛機的外觀免費給些建議,好讓它看起來更卓越和出眾。

雷蒙德·羅威帶著一些自己的產品設計,和肯尼迪總統一起賦予空軍一號獨特的外觀。圖片來源:勞倫斯·羅威莊園
羅威1893年出生于法國,在一戰中服役后移民到了美國。在建立起自己設計產業的同時,也在各處留下了他的印記,比如好彩香煙的包裝(用白色包裝取代了綠色)、1940年代推出的豪華車型林肯·大陸(Lincoln Continental)、可口可樂瓶身和自動販售機、灰狗巴士(Greyhound)的風景巡洋艦型(Scenicruiser)豪華客車,以及賓州鐵路的機車。(后來,他又創造出了埃克森、殼牌和美國郵政的標識。)
按羅威的說法,在和麥克休將軍的那場聊天后的幾個月,他就造訪了白宮。這位設計師在一把靠墻的扶手椅上排出幾張設計草圖之后,肯尼迪總統選出了一張金色和紅色的設計,問道是否可以改漆成藍色,那是他最喜歡的顏色。
羅威記得,肯尼迪還選了卡西龍(Caslon)字體——和《獨立宣言》的一份早期印刷版標題字體很接近的字體——來書寫刻印上去的“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字樣。在他們的幾次會面里,肯尼迪還請羅威幫著考慮怎樣提升聯邦政府的視覺形象,羅威的公司進行了可行性研究,隨后美國海岸警衛隊的橙色條紋接著投入了使用。
這架新的空軍一號(嚴格來說,這個名稱只適用于總統在飛機上的時候)在1962年秋天開始服役。結果表明,它的配色方案和圖案設計永不過時,而且沿用到了巴拉克·奧巴馬的波音747上,天藍色配上羅威所說的“明亮的群青藍”,機尾有美國國旗,機身兩側接近機頭的地方還有總統印章。肯尼迪總統很擔心受到商業化的指控,所以羅威——雖然也并沒有畏首畏尾——曾一度對他參與了飛機改造一事保持低調。直到1967年,他才告訴了美國合眾社自己的貢獻,并補充說總統“非常喜歡這架飛機,那是他的寶貝”。
就像羅威的logo和設計使得產品在商業世界里卓爾不群一樣,他在空軍一號上傾注的努力,也讓這架飛機成為世界范圍里總統威嚴和權力的著名象征。舉例來說,在1976年選舉前夕,杰拉爾德·福特的競選顧問讓總統在電視直播的時候,直接在空軍一號上向美國選民進行演講,伴隨著發動機的噪音,畫面切換著這架飛機飛上云霄的遠景和艙內景象。
飛機的形象改造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1963年11月22日,當肯尼迪降落在達拉斯的愛田機場(Love Field),一位當地電視臺的發言人告訴觀眾,“這架大飛機來了——空軍一號,女士們先生們,機身側面還有印章,”他補充說,“多么壯美的畫面!”
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一直限制飛機(也是在羅威的協助下設計的)豪華的內部空間向公眾曝光,她擔心艙內房間看起來太像那些富有大亨的私人飛機。就在那個下午,在她的丈夫遇刺之后,在她身邊的林登·B·約翰遜以總統身份宣誓的時候,從那張上世紀最著名的照片里,美國人第一次得以一窺空軍一號的艙內景象。
關于本文作者:Michael Beschloss 是一位總統歷史學家,擁有9本著作,NBC News 和“PBS NewsHour”的撰稿人 翻譯:is譯社、劉昉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