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圖書館為旅客擴展閱讀空間

圖1:舊金山國際機場航站樓內的航空博物館內設立了“航空圖書館”
據《今日美國》報道:現如今雖然只有少數機場航站樓有類似傳統圖書館的設施,但為了充實旅客的候機時間,許多機場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增加旅客的閱讀機會。
電子書與紙質書
近日刊發的一期美國《圖書館雜志》中提到,美國現有很多機場與當地圖書館合作,利用機場免費Wi-Fi以及許多旅客攜帶電子書、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現狀為旅客增加閱讀機會。
2011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國際機場與布勞沃德郡圖書館部門聯手創建了首個允許旅客免費下載電子書的機場計劃。目前,該機場所有行李認領區的大屏幕上都有進入電子圖書館的二維碼供旅客掃描,借此旅客可以免費閱讀15000多本電子書并且還不需要圖書證。迄今為止,已經有近1000人使用該機場的二維碼閱讀過免費書籍。該圖書館的出版專家凱瑟琳·麥克埃爾斯(Catherine McElrath)稱:“讀者可以免費閱讀非小說、小說、兒童文學和古典文學等書籍,而且這些書永不過期。”

圖2:勞德代爾堡國際機場行李認領區的電子圖書館二維碼
另外,美國堪薩斯州也在實施這樣的機場電子書下載計劃,而且堪薩斯州立圖書館已經將其“空中圖書”活動推廣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曼哈頓地區機場。此外,費城自由圖書館還在該機場航站樓D/E設立了專門的Wi-Fi連接點方便旅客閱讀電子書、個人播客以及歷史名城圖片等資源。
2012年3月美國密歇根州的特拉弗斯地區圖書館將其“圖書在行動”計劃推廣到了特拉弗斯機場。在該機場的行李認領處和航站樓設立了帶有二維碼和指示的標志牌,旅客不需要圖書證便可以閱讀和免費下載經典文學。該機場主管凱文·克萊因(Kevin Klein)表示,自從與當地圖書館合作后該機場圖書館的電子書使用率每個月增長211%。
當然,面對數千本可以免費下載的書籍,旅客可能很難決定要讀哪一本。為此,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國際機場為其電子書圖書館從古登堡計劃(Project Gutenberg)的42000多本免費電子書中精選了15本圖書,其中推薦下載的書籍包括魯德亞德·吉卜林的《From Sea to Sea》、丹尼爾·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霍雷肖·巴伯的《飛機說話》和儒勒·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等。
此外,今年夏天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的旅客不僅可以下載免費電子書,還可以從搖椅旁邊設置的“快速閱讀書架”上領取免費的紙質書刊,而這些都要歸功于國王郡圖書館系統(KCLS)一項名叫“花點時間來閱讀”的獲獎計劃。該郡的圖書管理員輪流前往西雅圖機場幫助旅客選取讀物或申請圖書證,同時也定期以新書充實書架。這些書籍全部都是來自圖書館基金會、當地報紙書評人和書商等的捐贈。據KCLS社區關系和市場營銷主管朱莉·布蘭德(Julie Brand)介紹,西雅圖機場2012年夏天就已經實施了免費書籍計劃,今年旅客帶走的圖書量達到了每月15000本。布蘭德說:“很多旅客都會帶走書籍,但也有一些已經離開的旅客專程折回來把書放回書架,雖然這并不需要。”
機場圖書館與書籍交換
2000年12月舊金山國際機場在其國際航站樓的航空博物館內設立了“航空圖書館”方便旅客閱讀。該圖書館內有8000本航空方面的書籍以及期刊、照片、技術圖紙、口述歷史和檔案等資料。大部分書籍都存放在上了鎖的玻璃柜中,但可供研究,同時在公共閱覽室內也列有一些書刊的瀏覽表。
2010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對外開放,但該館內的圖書也不允許帶走或購買。該圖書館每天安排一名圖書管理員當值,花費1小時左右的時間整理書架并幫助旅客選擇讀物。據機場圖書管理員珍妮·德克斯(Jeanine Deckers)稱該館內的書籍、視頻和音頻文件能夠紀念和反映出荷蘭的文化。她承認有時會有人偷書,但該圖書館每年有約30萬名讀者來訪,卻只有5到10本遺失的書籍,數量并不大。另外,一些被拿走的書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后又會重新出現,而且旅客有時候也會落下一些其它書籍。然而由于該圖書館完全專注于荷蘭藝術和文化,德克斯表示:“我不能接受丹·布朗和斯蒂芬·金等作家的作品,我們會把這些書放在一個專門供圖書交換的角落里。”

圖3: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
2012年芬蘭赫爾辛基國際機場專設了一個24小時的圖書交換區。在這里旅客可以以書換書或者只是坐下來看看書。芬蘭民用航空集團的客戶體驗經理約翰娜·瑪莎拉(Johanna Metsala)指出,鑒于人們經常把書扔掉或者留在座椅背后的口袋內,圖書交換這一方式可以創造出寧靜的空間,并且可以資源回收同時傳播快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