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蘭機場自己把停車場搞亂了!
機場的停車場屬機場的配套設施,應該以方便乘客為目的。不過,海口美蘭機場似乎是以收費賺錢為目的了,為了賺錢,近些年來可謂費盡心機。如今,接機的汽車已經停到了機場下高速的路口。不停在停車場要罰款,可停在停車場就安全了么?
有媒體報道,有乘客將車停放在美蘭機場過夜停車場內,出差回來去取車時發現,車子的擋風玻璃出現一道50公分左右的裂紋,左后輪上方也有幾道明顯的刮痕。但是他找停車場方面理賠時,對方卻一再推諉。推諉的根據是在停車場的三個入口通道處,張貼著三張“免責聲明”,聲明稱:本停車場僅提供車位停放車輛,不負責車輛保管責任,車輛損壞、剮蹭、丟失、刮花、偷盜等責任均由車主自負。
顯然,美蘭機場的免責聲明屬霸王條款。去年9月,海口有消費者停車后車被損壞,索賠遭拒后打了一場官司。法院認為,自停車取卡后雙方已形成保管合同關系。依據《合同法》“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規定,法院判決物業支付修理費1232元,用車損失費400元。以此類比,美蘭機場打官司是必輸無疑,他們嘴是硬的,心是虛的。
其實,美蘭機場的停車場以前是沒這么亂的。機場高架橋上原來有一小塊臨時停車區域,方便送客臨時停車。后來該停車場被封閉了。對此機場交通管理方解釋,不少車輛在高架橋上亂停放,造成交通堵塞。到過機場的人都明白,停車場內有序停車,是不可能造成交通堵塞的。關鍵是高架橋下有2000多個停車位可供停車,管理者編造理由,警告市民不要貪圖便利,真實目的只是為了讓機場收費得利。
于是,交警提醒,送客臨時停靠后請立即駛離,可此舉已經給海口送機的人們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不僅取消了海口人送別親友的權利,而且讓一些老弱病殘不得不自帶行李登機。因為送客后要到橋下停車,必須繞行一大圈,耗時費錢還等不及。為了規避短時間停車免費,美蘭機場停車場將取卡與出口拉開最長的距離,繳費還得排長隊。這樣,很多人車停在入口外打電話,不得不選擇上高架橋接客。
剛開始,這些接客的車停在高架橋下,其實對交通是沒什么妨礙,影響的只是機場的收費利益。很快,機場聯合交警,開始了機場周邊專項整治。按規定,臨時停車只有駕駛員不在現場,或者在現場但拒絕駛離才可以貼罰單。但為了掙錢,機場顧不得了,交警在媒體上宣稱,不管車上有沒有人都一律處罰。這樣,逼得接機的車輛越停越遠,一直停到了機場的勢力范圍之外。機場的停車秩序越來越亂了。
如今,美蘭機場停車場距機場出口越來越遠,不得已,機場開始專門提供旅客在停車場與航站樓之間免費乘坐的純電動旅客擺渡車,每20分鐘一趟,全程行車時間約為10分鐘。等20分鐘,乘車10分鐘,這至少就有了半小時,加上入口出口,一小時超過了,停車費就可以從8元增加到11元。美蘭機場的停車場,為了收費他們也是蠻拼的。可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惜讓海口蒙羞,這和海口“雙創”的奮斗目標符合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