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機長的最后一飛 :這是一段非常美妙的旅程
17日清晨6點15分,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的美國籍機長Ricky走進食堂,如同服務員們預計的那樣,坐在了自己喜愛的“靠窗位置”。
這本是他43年飛行生涯中普通的一天,早餐,飛行準備、起飛、從西安返航,并于下午3點多結束當日來回3000多公里的空中航程,回到廈門高崎機場。與以往不同的是,59歲的Ricky將在今天退休,結束自己17500個小時的安全飛行生涯。
雖不是廈航最早的外籍飛行員,Ricky卻是第一位在廈航退休的外籍機長。近年來,隨著中國航空業的迅猛發展,本國飛行員的缺乏成為不少中國航空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曾長期負責外籍飛行員引進的廈航飛行部總經理姜玉林告訴中新網記者,作為中國較早聘請外籍飛行員的航空公司,廈航目前擁有來自10余個國家的35名外籍飛行員,在廈航機長總數中占去十分之一。曾在美聯航、翡翠等航空公司效力的Ricky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3年前簽約廈航,開始人生最后一段航程。
他進出這座食堂已經1000多天了。服務員們都熟悉這個體型龐大、“開朗”、“隨和”,在服務員繁忙的時候會自己收拾餐盤的“熊貓”。服務員小邱與Ricky動情相擁,并一直把他送到門口,告別之際,Ricky不忘關心小邱剛出生的雙胞胎孩子,“自告奮勇”要教小朋友英語。
“熊貓”是熱愛中國和中國文化的Ricky為自己起的名字,這也來自于他頗為“龐大”的體型。乘務員陸曉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相遇,Ricky的自我介紹就是,“你好,我是熊貓”。而在飛行中,Ricky也習慣在手臂纏一條帶紅繩結,他知道,這在中國是“幸運”的含義。
作為Ricky的好朋友,陸曉特意申請成為這一航班的乘務長,并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與同事們為Ricky在飛機上準備一個小小的儀式。就連儀式的主持詞,陸曉也字斟句酌,即使是已經打印出定稿后,陸曉又用鉛筆補充了大半頁的內容。經過反復的修改,陸曉最終將Ricky形容為一位“不凡”的飛行員。
一位廈航的簽派員告訴記者,Ricky在飛行中,會主動將遇到的天氣情況反饋給他們,讓隨后飛這段航線的機組能提前有所準備。而在姜玉林眼中,包括Ricky在內的外籍飛行員,帶給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國飛行員的,正是這一種職業化和國際化的精神:工作敬業、認真,執行規范流程一絲不茍。
雖然已是最后一飛,從7點20到達準備室和機組開會,到8點左右檢查完飛機,走進駕駛艙繼續進行檢查,Ricky依然認真地履行每一個步驟。他說,雖然當時心中也有一絲絲的波動,但“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空中飛行時,Ricky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罕見地走向飛機尾部,由此出發穿行過飛機走道,穿行過自己40年的職業生涯,接受機組成員與旅客的歡呼與握手。廈航今天特意配備了三人機組,讓Ricky能放心迎來這一溫情時刻。
推出以帶翅膀的熊貓為主造型的蛋糕、送上帶著Ricky在廈航精彩鏡頭的相框、陸曉飽含感情的致辭,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Ricky用中文連聲說“謝謝”,眼中亦泛出點點淚光。他于飛機落地后,特意站在艙門前,向每一位旅客和自己的飛行生涯說“goodbye”(再見),也有眾多旅客遞上自己機票,希望留下Ricky的簽名。
姜玉林與同事們用精心準備的橫幅、花環和擁抱歡迎著Ricky。他又不停地開始擦拭淚水。Ricky說,他很想告訴自己的后輩飛行員們,要來中國工作,需要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就會發現“中國遠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他說,這里有很好的環境以及——他用中文準確地發音——“很好的領導”。
他口中的“領導”之一,廈航外籍飛行大隊的負責人龐英群則感慨,要讓外籍飛行員很好的融合進中國航空公司,中外文化的融合是最困難的。他說,做好后勤保障,做好雙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讓外籍飛行員真正融入“大家庭”的氛圍中,才能讓此前廈航外籍飛行員的續約率達到80%以上。
即將離開飛機時,Ricky給同事們再次送上大大的擁抱:“這是一段nicetrip(美妙的旅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