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區成航空企業和臨空產業吸附器
白云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北段)、商務航空服務基地、新科宇航廣州飛機維修基地、順豐華南快件轉運中心……圍繞廣州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契機,今年白云國際機場繼續“大做文章”。航空機遇和臨空產業在廣州持續強勢崛起,正是吸引眾多航空企業和臨空企業搶灘白云區的關鍵。
廣州航空機遇吸引航企加快搶灘
“推進的效率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東方航空廣東分公司一名高管人員興奮地說。近日,東航廣東分公司正在密集與白云區政府接觸,就用地指標、人才引進和稅收優惠等一攬子問題與政府進行協商。據介紹,東航廣東分公司將于5月正式在白云新城掛牌,起步運營3—5架飛機,未來5年規劃達到30架。
據了解,從去年的經營來看,東航包括上航在廣州的市場份額已穩居第二位,但一直是以營銷中心的模式來支撐運營及服務保障,如今組建東航分公司,意味著廣州航空市場對東航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北京、上海和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并且提出打造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廣州迎來新一輪航空機遇。
觀察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當前,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55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154萬噸。隨著T2航站樓將在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600萬人次。
放眼珠三角機場群矩陣。在珠江三角洲方圓200多平方公里上,聚集著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澳門國際機場五大機場。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里飛機起降架次約120萬架次,這意味著每天有超過3000架飛機起降。這是國內空中航線最為繁忙的區域。
比較國際轉國際旅客數量。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譚萬庚在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介紹,國際轉國際旅客,呈現爆發式增長,從2009年的1.8萬人次增至2015年48.9萬人次,增長近27倍。廣州樞紐已經一躍成為中國到大洋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第一門戶樞紐。南航在廣州的國際中轉旅客量從2009年的105.7萬人次增至2015年的242.4萬人次,增幅達120%。
隨著東航廣東分公司、華南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廣東中航航空投資有限公司等航空企業相續進入白云區,白云區成為臨空產業和航空企業投資熱點區域。
航空樞紐背后崛起臨空產業
譚萬庚認為,機場特別是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已突破單一運輸功能,一方面通過與區域經濟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形成帶動力和輻射力極強的“臨空經濟區”;另一方面,通過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優勢資源,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強大的輻射效應,成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目前在全球客運量中,全球前50位的樞紐機場比重已經達到57%;在全球國際旅客量中,全球前30位的樞紐機場比重已經達到56%。大型國際機場的資源吸附能力可見一斑。
當前,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對優質資源起到吸附和輻射作用已經逐漸成為共識。廣州“十三五”規劃提出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白云區“十三五”提出打造空港經濟區,兩份“五年規劃”都將航空樞紐作為促進區域發展、實施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
航空樞紐建設的背后是臨空產業崛起。目前,近1000家企業在白云國際機場綜保區內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商品備案數超10萬種。
國內眾多網友海淘的包包、服飾便是通過白云國際機場貨運中心通關,為消費者節省大量時間。中遠物流電商貨站里,去年完成了380萬票天貓國際、唯品會等跨境電商業務。
2015年,廣州跨境電商企業總數已達879家,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68.5億元,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很大一大部分跨境電商業務通過白云國際機場完成進出口。
特別是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廣州與東南亞、澳洲、歐美國家聯系更為密集。今年1月初,白云國際機場國際1號貨站“澳洲海鮮倉”開業,從澳洲捕撈的海鮮36小時可運抵白云機場,12小時后送達市場銷售,市民下單2天時間便能吃到澳洲龍蝦。
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孫秀清表示,廣州白云機場的國際航運樞紐港定位,讓經濟區依托“空側”優勢,逐步形成了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航空運營總部、跨境電商等產業集聚效應。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