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樣的飛行需要準備25年?
本文轉自公眾微信帳號“美國聯合航空”
大家好,我是世界上第一架波音727噴氣式客機,編號N7001U,我今年53歲了。
前不久我正式在飛行博物館退休了。聽說你們人類很流行寫回憶錄,那今天,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近5年研究時光,約150種設計方案,我出生了
我是帶著快速、可靠,能夠在較小的機場上運行的目的出生的。為了實現這些目的,負責研發我的技術團隊著實花了不少腦細胞。在經過近5年的研究工作,考慮了150種設計方案后,我終于出生了。雖然我在很多方面繼承了前輩707的優點,但更加先進,比如:我擁有創新的三縫襟翼、誘導前緣升力設備等。這些讓我能夠在1,500米以內的跑道上起降。而我標志性的后掠式T形尾翼和尾掉式三發布局更是讓我能夠在眾多“機群”中一眼就能就被認出來。
什么,讓我說人話?那我簡單地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當年的我在商用航空界,絕對是技術的標桿,飛行的 “骨干”分子。我用自己的實力說話,也成功引起了美聯航的注意。
1963年,我開始了我的第一次正式試飛;1964年10月,我正式加入美聯航,并開始了我為期27年的飛行生涯。27年里,我將大約300萬個旅客送往他們的目的地,在空中度過了64,495個小時,執飛過48,060個架次的航班。也算得上是商用航空界的“老司機”了。

25年的退休時光開始了
1991年,我正式“光榮退休”。美聯航便將我贈送給了西雅圖航空博物館。
在我退休前的最后一次飛行中,或許是為了紀念我的“貢獻”,大家將我的外飾涂成了美聯航60年代的配色。
之后的25年里,我就一直停在艾佛雷特佩恩機場,再也沒有飛行過。
但在這期間,我卻不曾孤單過。因為在這25年間,有許許多多的志愿者帶著對我的關心,對航空歷史的熱愛,來修復我身上每一寸被風吹日曬過后的“肌膚”。整個修復工程大約花費了50萬美金,但志愿者們所付出的人力卻無法用金錢計算。因為,心血和“愛”是無價的。

2016年的最后一次飛行,是謝幕——也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始
3月2日,我執行了自己的最后一次飛行任務。時隔25年,我終于再次飛翔了!
美國時間上午10:50分,我從佩恩機場起飛。上午11:07分,我在西雅圖波音機場順利降落。
雖然只有短短的17分鐘,但這背后,卻匯聚了維修人員,志愿者們25年來揮灑過的汗水。

飛行博物館也為我的最后一次飛行精心籌備了“水門儀式”,當我成功降落在波音機場并滑行進停機坪時,守候在停機坪上的兩輛消防車朝我噴出兩股巨大的水柱,為我“接風洗塵”。在那里我也見到了一些老朋友,比如曾經一起共事過的美聯航機長,機組工作人員,飛機工程師等等。

就這樣,我完成了我所有的飛行使命。
但,我的旅途還在繼續。因為之后,我會長居在飛行博物館,航天愛好者們可以隨時與我“對話”。在這個秋天,我還會和首架737、首架747一起出展。讓更多航空愛好者有機會和我“親密接觸”。
當過去遇見現在

半個世紀的時光,我見證了很多前輩的退休,也見證了許多更加先進優秀的小伙伴的加入。
就在今年3月,美聯航為了帶給大家更好的空中體驗,又訂購了25架波音737-700型客機。讓更多人在乘坐到更大、更高效的飛機的同時,還能在機艙內感受一下“波音天空內飾”( Boeing Sky interior)與動態LED燈光帶來的藍天和夕陽!
如果你想聽我親自敘述我曾經的光榮歷史,那就搭乘美聯航,我在飛行博物館等著你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