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日志:真心服務來自一點一滴
2016-04-14 作者:韓丹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閉
“人間自有真情在,不論月缺還是月圓,是是非非和善善,自古枉然平平凡凡 ”,做了空姐,我才真得唱懂這首《人間自有真情在》。都說空姐是高大上的職業(yè),當我真的做了空姐我才幡然醒悟,這份工作和其他服務行業(yè)沒有兩樣,它對從業(yè)者的要求和工作起來的難度比其他服務行業(y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無論有多難,唯有“真情”以解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記得一次冬天飛北京至蘭州的航班,早上七點鐘起飛, 我四點鐘就起床了,化妝簽到,開準備會,機上準備迎接旅客,一口氣下來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更別說吃早飯了。又冷又困又餓,加上空中顛簸,整個人頭暈眼花,胃里翻江倒海,很不舒服。但是,我要堅持,一百多位旅客等著我為他們發(fā)早餐、發(fā)飲料。發(fā)到最后一排時,女孩羞怯又遲疑地擺擺手告訴我她不需要,并示意她媽媽也不需要。我想,她一定是以為要付費的。這個航線上經常有第一次坐飛機的旅客以為要付費,所以不敢要餐食飲料。我低聲和她講“不需要付費的”她笑了,不那么緊張了。“航班這樣早,肯定沒吃早飯吧,吃一點粥吧”她還是搖搖頭,說想睡會。“我給你們留好,隨時叫我就是。”女孩一看就是甘肅本地人,臉上稍稍有些高原紅,與之年齡不相匹配的粗糙疲頓的面容,她媽媽蜷縮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趴在小桌板上,花白頭發(fā),與時代不相稱的粗布襖,萬米高空上的陽光照進來,有些刺眼,女孩旁邊還有個和她長得像的十幾歲的小姑娘,應該是她妹妹吧,斜倚在座位上睡著,皺著眉頭苦著臉。“她們都睡了,遮光板放下吧”之后我又去忙其他旅客。
都忙完了,她們三人還在睡著。飛機快下降了,顛簸得更厲害了,每天都在飛的我都快忍不住吐出來。那女孩她們一家三口一定是暈機了。果然,落地的時候,女孩尷尬地遞給我一袋熱呼呼的嘔吐物,連聲對不起。她媽媽很是不好意思,驚慌失措地樣子,像個孩子犯了錯等待懲罰,那樣子讓人可憐。我處理了嘔吐物,連忙倒了溫水,“這邊來,漱漱口吧,沒吃東西又顛簸得厲害,暈機了吧。”我把她扶到洗手間。阿姨很是感激,用鄉(xiāng)音說了幾句,那意思是女兒孝順帶她來京旅游,自己鄉(xiāng)下人沒出過遠門沒做過飛機有點害怕。“阿姨,落地了,您先穩(wěn)穩(wěn)不著急下飛機,我給您倒點橙汁喝。”我又拿些小餅干和酸奶裝好,“您可能還要趕路吧,帶上墊墊肚子,不然胃不舒服。”她女兒連忙感謝,周圍的旅客也都投來贊許的目光。“謝謝你啊,你真好。”
其實這些都是舉手之勞 ,作為一名職業(yè)乘務員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真心服務就是來自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就如同遇見老人乘機,我們搭把手放放行李,教教他如何使用洗手間;碰見抱小孩的媽媽,我們多問幾句,能幫忙安插機上嬰兒搖籃就別嫌麻煩,孩子大人都舒坦;遇見商務辦公旅客,少打擾多觀察,服務于無聲之間,打開閱讀燈,關上遮光板,有安靜的空座位主動幫忙調換,喜愛看的報紙周刊提前準備好。好多好多小的細節(jié)都是慢慢得出的經驗。
服務沒有止境,也沒有定律,旅客需求各有不同,由此,這也是服務難做的一點。 如何做好服務工作呢?我覺得要做到一個轉變,那就是“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把“真情”融入到工作每一個細節(jié),始終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用真情帶動熱情,用熱情帶動行動,旅客自然會予以好評,并對我們的服務更加信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