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空港貨站:時隔半世紀,又一個阿貴出現了
很多上個世紀60、70后出生的人可能還清楚的記得,有這樣一個人,曾經以“一抓準、一口清”的技藝和“一團火”的服務精神成為新中國商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他的名字叫張秉貴,是北京市百貨大樓糖果柜臺售貨員,“一抓準”,就是顧客要多少憑手抓分量絲毫不差,“一口清”就是不管顧客買多少種類都能立刻報價,工作當中的處處留心造就了“‘一團火’精神光耀神州”的不平凡事跡。
在廈門機場,也有這樣的一個人,用工匠精神打造著屬于自己的那一份不平凡,他是省“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是林德杯叉車比賽的全國總冠軍,作為中國唯一代表,他參加了叉車世界杯比賽并取得了第六名的優異成績,同時,他也是元翔廈門空港貨站分公司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理貨員,他的名字叫葉云貴,大家都親切的叫他阿貴。
阿貴的起步,小小理貨員要當業務先進
阿貴來機場已經15年了,從15年前初入貨站時的稚嫩青年到現如今技術精專的業務主管,從15年前一名普通的叉車新手到如今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阿貴憑借著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及閩南人特有的那股拼勁兒,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2000年,阿貴來到貨站,就像所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一樣,初入貨站的葉云貴也像一張白紙一樣,內向害羞的性格、初次工作的恐懼,對叉車和拖車駕駛技術的一竅不通,種種的“新人關”不僅沒有擊退阿貴,反而讓這個年輕的理貨員在心里生出一股拗勁兒,一頭扎到了業務里。在學習業務的過程中,阿貴肯吃苦、肯鉆研,不怕事小、不怕活多,每件事情、每個細節都刨根問底。手頭上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業務操作的各項細節,15年里,竟然累積了厚厚一堆的筆記,而這些筆記也因經常翻看,邊角已變得非常破舊。在元翔廈門空港貨站分公司,阿貴是最愛學習鉆研的人之一,他通過不斷積累和思考,很快就熟練掌握了國際出港部的業務技能。工作走上正軌的葉云貴不滿足于現狀,他主動申請進行輪崗學習,2004年,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及過硬的工作技能,葉云貴成為了當時全福建省第一個具有駕駛ETV(Elevating Transfer Vehicle升降式轉運車)的專業能力的操作人員,2005年葉云貴更是被評為公司年度先進工作者。
平凡的崗位,要讓“司空見慣”生出新的精彩
“足夠了嗎?不,我還能做得更好。”阿貴在日記里這樣寫道。當很多人走到這一步就停止的時候,阿貴卻在心里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這一次,他瞄上了組板和叉車。
組板工作是大型客機和貨物包機保障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主要工作是將大批量、大體積貨物集中放置在航空器集裝板上,用網罩或拱形蓋板固定,以達到速裝速卸、提高航班載運率的目的,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對操作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阿貴是個組板專家。”一位阿貴的同事這樣評價阿貴的工作,“他只要看到貨形,托盤的大小,就能準確的一步到位,分厘不差的利用艙位。別人做的時候,航空公司代表往往會不放心,就怕貨裝不完。要是阿貴在現場的話,他們就很放心,因為阿貴裝貨時是用心去搭配每一件貨,就像一個藝術大師,把艙位利用到極致。他對每個機體裝載的結構了如指掌,什么機型,裝什么樣的板箱和板型,重量如何搭配,什么板裝在什么位置,阿貴幾乎能在看到貨物時就可以形成腹稿。要知道飛機貨物的配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不謹慎就可能釀成事故,而阿貴卻能舉重若輕的把這樣復雜精密的工作做得那么富有美感,真的不容易。”阿貴不但裝貨組板厲害,應對超大貨物裝機也有自己的一套,針對集裝器固定時綁帶使用和捆綁,他都能按照貨物大小輕重比例去使用,絕不浪費資源。除此之外,阿貴還開發出了粗丈量貨物的“一丈準”,只要簡單的用伸長的手臂和手掌配合,就能立刻知道貨板大小能不能行……寸寸空間的合理搭配、塊塊貨板的精確使用、一絲綁帶的絕不浪費、分秒時刻的節約掌控,是無法計數的成本的節省,也是阿貴無法計數用心鉆研的結晶。
熟悉掌握了業務知識后,葉云貴又開始精煉自己的叉車駕駛技術。他細心留意叉車駕駛的每一個細節與動作,鉆研快速精準的駕駛方法,工作之余主動請教老員工的駕駛經驗。公司每年舉辦的崗位練兵比賽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并多次榮獲貨站的叉車技能崗位練兵第一名的好成績。2007年,一貫追求業務精益求精的他,被公司選派參加林德杯叉車巡回賽,取得中國中部大區決賽的冠軍。2010年應邀參加林德叉車比賽,葉云貴與搭檔陳晶,從廈門賽區第一名、華中賽區第一名,再到全國總決賽冠軍一路過關斬將。同年9月作為中國唯一代表隊伍,征戰世界杯,最后獲得第六名的成績,斬獲世界殊榮。榮獲國際大獎的他并沒有就此止步,2015年在福建省“象嶼杯”叉車職業技能大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榮獲個人冠軍。
說起叉車獲獎,還有個有意思的小事,在2010年林德叉車比賽前期,葉云貴及隊員對比賽項目及參賽隊伍特點進行分析,發現各隊在技術上差距甚微,如何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優勢,經過深入細致分析,發現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快速的叉準杯子、快速的過彎這些技術,卻忽略了上車準備時間的消耗,經過半個月的上萬次練習,阿貴終于將個人的上車準備時間從11秒縮短到5-6秒,大大拉開了與其他選手的差距。
我們的阿貴,伴隨工匠精神前行的勞動者
看了阿貴的事跡,我們不禁遐想,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不是有著睿智的眼神和強悍的身軀?直到見到阿貴才發現,阿貴是那么的不起眼,黝黑的皮膚,壯實的身材,短寸頭,街上路過時,你一定無法將他與省勞動獎章獲得者這個身份聯系在一起。就是這樣的阿貴,并沒有因為榮譽加身而恃才傲物,反而,阿貴因為自己優異的工作能力和樂于助人的性格,成為同事們最喜愛的鄰家大哥。
阿貴不僅嚴格要求著自己,在工作中更是起到模范帶頭作用。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在救災物資的保障上他全力以赴,奮戰一線,加班加點毫無怨言。2015年4月6日,在漳州古雷熊熊的大火前,在消防救災物資刻不容緩的關鍵時刻,葉云貴爭分奪秒,加班加點,連續通宵奮戰超過40個小時,出色地完成保障任務,確保消防救災物資第一時間運抵火災現場。有同事這樣評價:“阿貴保障貨機的效率和準度,一個人相當于三、四個人,在大型的、緊急的保障任務時,阿貴的出現無異于給了團隊一劑強心針,同事們覺得有了后盾和榜樣,干起活來也就更帶勁兒,也對自己要求更高了。”
不僅在工作上,在工作之余,阿貴也是個有心人。春夏季陰雨多發,司機們經常需要使用雨衣,但又困擾于雨衣使用過后庫內無處晾曬,所以一般小雨大家就盡量不適用雨衣。阿貴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想方設法設計簡易雨衣架,方便雨衣的晾曬,同時還建議班組把雨衣架放置大門旁邊,方便大家雨天進出倉庫時的及時穿戴,久而久之這整齊有序的雨衣架也成了廈門機場貨庫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廈門機場國內出港一個貨物口的地磅緊挨著機坪大門,遇到雷雨天氣機坪水溝排水不及時,地磅面臨雨水倒灌的危險,而且雨天為了保障生產,還必須打開庫門,這對地磅的防水無疑是雪上加霜。此時,經驗豐富的阿貴提出訂制地磅專用雨布,有效阻隔雨水倒灌的同時,還能保障生產的正常運作,順利解決了這個困擾了領導同事很久的問題。
“無論我們誰家里有事要找阿貴調班,或者請阿貴幫忙,他都不會推卸,熱心腸的幫助大家。”這是一位同事對阿貴的評價,這個評價換了周圍一圈同事的點頭稱是,可見在同事心里,有困難找阿貴已經成為了共識,而阿貴也憑借他的責任感、他的用心、細致,影響著身邊的同事,15年的時間積淀已讓他成為了國內貨站能擋重任的骨干員工。
說起阿貴的事跡,這還僅僅是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采訪阿貴時,我們本以為阿貴會說出非常有哲理的話語,可是阿貴只是靦腆的笑著說:“只是熟練罷了,還能做得更好的……”就像歐陽修筆下賣油翁說出那句“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時那樣自豪和讓人感動。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富蘊機場公安忠于職守優質服務獲贈錦旗
- 下一篇:空姐日志:乘務長暖心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