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航佳人:即墨古城,一座有生活溫度的古城
即墨,春秋戰國時期已巍然屹立在齊國的東方,與齊都臨淄“并夸殷盛”。即墨大夫的剛正不阿、廉直勤政,田單火牛陣巧破燕軍、一舉收復齊地,田橫五百士寧死不降、壯烈殉忠……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在衣食住行、禮儀祭祀等方面都顯示了歷代相沿的蹤跡,早就對即墨老酒、柳腔、龍燈、舞獅等風土文化稔熟于心。即墨古城原址復建,規劃“一城、兩街、十景、十三坊”的格局,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努力打造一座有生活溫度的古城。
置身于現已落成的學宮,木質建筑散發著原木特有的清香,每一塊原木的交接點,榫卯結構緊密相扣,嚴絲合縫,整座建筑沒有使用一根釘子、一處膠粘。2.5噸重的花旗松主梁,3層高的立柱,1300方木料,僅憑榫卯連接——目睹著祖先傳承的老工藝,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古城的雕刻也采用了最悠久的民間工藝東陽木雕雕刻手法,有著七道嚴格的制作工序,“花樣”世代相承,古韻十足,更要經過木砂紙打光,反復雕磨,才能完成木雕的全部工藝。當人們看到那一刀刀慢慢打磨修光而成的雕梁畫棟,會輕易感受到中華古文明之美。
在守望傳統文化的同時,人們正以古今融合的精神延續古城的文脈。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文創商店等業態的聚集,使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完美融合,打造成“青島之源,文化聚落,時尚之都”的文化地標。
走過歲月的喧囂,穿透記憶的光影,如今,這座古城,即將帶著滿滿的故事,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文/盧洪雪 圖/普丹)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