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運行李破損? 南航推出電子代金券 三種補償方式自愿選
國內航班柜臺。曾健攝
11月1日,南航針對行李運輸服務推出新的補償政策,在原有實物補償、現金補償的基礎上,最新推出電子代金券補償服務。據了解,電子代金券服務目前在廣州機場試行,未來將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廣。
1.5倍補償額度 可用于購買機票及增值服務
旅客在乘坐航班之后,如若發生托運行李損壞、丟失、污染等現象,航空公司有責任幫助旅客解決因行李運輸缺陷產生的各種問題,使旅客的損失降到最低。此次,南航新推的電子代金券服務將應用于南航在廣州處理的旅客行李運輸服務缺陷補償,包括臨時生活補貼、行李破損、污染、丟失、內物丟失等方面的補償。
電子代金券補償金額為現金補償額度的1.5倍,即在相同情況下,旅客選擇電子代金券的補償將比現金補償所獲額度高。電子代金券有效期為2年,可用于在南航官網、移動端購買國際國內機票、付費選座、付費升艙、預付行李逾重費和機票退改費用等。使用代金券購買機票時,不限制只為本人買票使用,旅客也可以使用代金券為他人買票;另外,不限制旅客使用代金券補償款占票價的比例,代金券可以疊加使用,稅費也可以用代金券補償款支付。
三種補償方式自愿選擇 代金券須開通會員錢包
在旅客遇到行李破損、丟失、污損等異常情況以后,南航地服工作人員將按照現有流程向旅客表示歉意并與旅客協商賠償金額,旅客可根據自身意愿選擇接受實物、現金或者電子代金券補償方式。如若旅客選擇電子代金券補償方式,南航地服人員將按現有規定辦理賠償審批。
電子代金券補償方式須通過向南航會員錢包充值的形式實現,如果旅客沒有申請南航明珠會員,可通過現場地服工作人員指引掃描二維碼注冊會員。注冊完會員以后,旅客須通過官網或者移動觸屏開通會員錢包服務。該操作十分便捷,只需在南航官網登錄會員后,點擊左側導航欄里的“我的錢包”填寫個人資料即可完成注冊。此外,因旅客開通會員錢包須擁有身份證,該產品暫不適用于外籍旅客。
“僅道歉還不夠,我們更重視服務補救”
“在出現服務缺陷以后,我們意識到,作為一家航空企業,在我們的服務過程中出現了差錯道歉是必須的,但是光靠道歉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應采取及時、有效地服務補救措施。近兩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補救。電子代金券是我們對現有行李運輸服務缺陷現金和實物補償形式的補充,在給旅客提供多一種補償選擇的同時,希望讓旅客對補償額度更滿意,對南航處理問題的能力滿意。”南航產品服務管理部鄧錦芳表示。
鄧錦芳介紹說:“隨著推行的深入,南航將不斷豐富完善自身的服務補救體系,電子代金券使用的范圍將會擴大到航班延誤、空中服務補償等方面。”
新聞鏈接:
行李托運ABC
1.行李上不能附插其他物品。別把行李箱塞太滿,避免行李在旅行途中拉鏈爆開。
2.旅行箱、旅行袋和手提包等必須加鎖。貴重箱包建議用行李保護套包裹好。
3.打包完整:托運行李必須鎖扣完好,能承受一定的壓力,能夠在正常的操作條件下安全裝卸和運輸。
4.托運行李最好掛上姓名牌,寫上聯系方式。如行李不小心拿錯、遺失或有需要時,工作人員能及時與您聯系。
5.經常旅行的旅客,請及時清除行李箱上的舊行李條和條碼紙。因為這些條碼記錄著您當次航班的信息,如果舊條碼紙太多,會導致行李系統讀取錯誤,出現行李托運錯漏情況。
不能隨身攜帶的物品
1.刀具利器或鈍器:旅客不得攜帶管制刀具乘機,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或鈍器應隨托運行李托運。
2.個人化妝品:單個容器上標識的容積超過100毫升的化妝品,請將其放入托運行李中托運。
3.酒類物品只能托運。
注意:國家規定的禁運物品、限制運輸物品、危險物品,以及具有異味或容易污損飛機的其他物品,比如像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嚴禁攜帶乘機或放入托運行李中托運。
禁止托運的物品:
1. 貴重物品:筆記本電腦、現金、信用卡、珠寶首飾。
2. 急用物品:護照、身份證、藥品、商務文件。
3. 鋰電池與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嚴禁在托運行李中攜帶。充電寶攜帶有額定的功率要求和數量限制,同時不得在飛行過程中使用充電寶給電子設備充電。
注意:上述物品應隨身攜帶,或放在可置于座位下面的隨身攜帶的行李中。
我的行李延誤或破損了怎么辦?
1.持機票(電子客票)、登機牌、行李牌和身份證明到機場行李查詢處申報,協同工作人員填寫行李運輸事故記錄單。在登記完旅客信息后,航空公司會在系統里查找行李的下落。如果是前站機場行李分揀系統問題使得行李沒有趕上飛機,行李會在稍后的航班抵達,航空公司將會負責把行李運送到您手中。
1.廣州出發的旅客還可通微信“掃一掃”登機牌上的條形碼,查詢自己的行李托運狀態。此行李托運狀態可細化到接收、裝載等具體流程步驟,方便旅客隨時了解查詢自己的行李托運情況。
3.旅客也可以為行李購買商業保險,在行李丟失后向保險公司索賠,減少損失。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