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機場:以國產民機為主 全力打造“干支通”三網融合
3月8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復同意鄂爾多斯機場為“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服務網絡試點,這標志著鄂爾多斯機場成為全國首家“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服務網絡試點機場。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鄂爾多斯機場按照民航局“十四五”推動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兩翼齊飛”工作思路,大力踐行“人民航空為人民”理念,切實解決了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出行需求問題,同時也為全國支線航空和通航短途運輸協調發展提供了新實踐、新理論、新方案。

聚焦“通”,構建航空網 讓更多人能夠享受民航服務
2021年10月14日,首屆中國支線航空發展峰會在鄂爾多斯召開,峰會以“打造支線航空示范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主題。會上,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指出,隨著航空運輸普及度提高,航空人口不斷增加,航空運輸日益成為大眾化出行方式,“通達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促進構建“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讓更多人能夠享受民航服務,是今后支線航空發展的核心任務。
作為本次峰會的東道主,鄂爾多斯機場近年來也在加速推進“干支通”三網融合,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通過穩運力、調結構、優時刻等舉措,不斷完善航空網絡布局,提升航空通達性。截至目前,鄂爾多斯機場駐場運力達9架,共有8家航空公司參與運營,執飛37條航線,通達41個城市,有力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

如何真正地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體現航空運輸的社會服務屬性,2019年7月,鄂爾多斯首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通用機場——鄂托克前旗通用機場正式進入航空時代。2020年9月,鄂爾多斯首家本土國有航空企業——內蒙古北方快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實現首航,開通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往返航線,打通了服務旗區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近期,鄂托克前旗通用機場將陸續推出多條航線,其中經鄂爾多斯機場中轉當日可達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邯鄲、溫州4個城市,可以更好地服務滿足鄂托克前旗旅客出行需求。
“開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是落實民航局提出的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兩翼齊飛”,推動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縮小地區交通網絡差異,對于加快以鄂爾多斯機場為區域樞紐,5個旗區通用機場為節點的“1樞5場”網絡,對于促進群眾消費升級和構建完善、全面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鄂爾多斯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建東表示。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將推動形成“一核引領、兩帶推進、四區協同、五網暢聯”的通航產業布局,規劃布局“東北部、東南部、西南部、西北部四大通用機場群,到2025年,自治區將建成通用機場50個以上。鄂爾多斯機場也將按照支線航空與通用航空互為支撐、共同發展的新模式,有計劃地逐步建設及開通杭錦旗、鄂托克旗、烏審旗通用機場建設,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努力構建“干-支-通”一體的航空網絡,逐步形成以鄂爾多斯機場為中心的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通勤通用機場體系。
重視“暢”,改善旅客出行體驗 打造高效、便捷的中轉服務
近日,鄂爾多斯機場聯合華夏航空、廈門航空、貴陽、延安等機場新增3條中轉航線,其中2條跨航司中轉航線。什么是跨航司中轉,這就要從鄂爾多斯機場先行先試的航線開始介紹。
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提出:要構建“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服務網絡。鄂爾多斯機場積極響應,主動擔當,在同年10月20日,與中國聯合航空、內蒙古北方快線通用航空開通首條跨航司通程航班——鄂托克前旗-鄂爾多斯-北京大興航線。
“傳統中轉模式下,旅客需要在中轉機場提取托運行李,拎著行李在候機樓奔波,重新辦理值機和行李托運手續并再次接受安檢,耗時又費力。”鄂爾多斯機場市場部負責人表示,旅客從鄂爾多斯機場出發,選擇跨航司中轉航班,將解決上述問題。比如,鄂爾多斯-北京大興-寧波/重慶跨航司通程航線,鄂爾多斯-北京大興由中聯航執飛,北京大興-寧波/重慶由東方航空執飛,在鄂爾多斯機場始發時,可實現一次支付、一次值機、一次安檢、無憂中轉等跨航司中轉便利化服務。此外,近期新推出的延安—鄂爾多斯—沈陽跨航司通程航線,延安—鄂爾多斯由華夏航空執飛,鄂爾多斯—沈陽由川航執飛,航線結合了雙方獨飛航線,旅客在始發站延安機場即可辦理通程值機手續、打印出兩段航程的登機牌。旅客在首段航程落地鄂爾多斯機場后,無需出隔離區提取托運行李或再次辦理乘機手續。行李將由工作人員轉運到下段航班,旅客直接在目的地沈陽國際機場提取。
作為全國首家試點機場,為全面推廣實施中轉便利化與通程航班服務,鄂爾多斯機場全力打造“有服務、有標準、有保障、有溫度”的中轉品牌——“e中轉·伊起飛”。(“e”代表便捷容易"easily"的意思;“伊”代表“伊金霍洛國際機場”的首字。)從鄂爾多斯通程中轉的旅客可享受“三專六免五享”的服務,旅客可在鄂爾多斯機場享受專屬柜臺、專屬通道、專屬標簽、免費住宿、免費餐食、免費休息、免費行李寄存等服務。產品上線4個月來,已服務中轉旅客5000人次。
關注“廣”,拓展深化“民航+”等服務產品 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民航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頭連著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產業。“十三五”期間,鄂爾多斯機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長11.8%,民航產業對區域經濟和旅游發展的拉動效應不斷顯現。
當前,鄂爾多斯市正在推進民用航空全產業鏈發展,攜手中國商飛、天驕航空等國內、區內行業頭部企業,全力推動國產飛機北方試飛中心、航空培訓中心、維修中心、交付中心和大飛機學院"四中心一學院"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形成一定產業規模。
如何借助國產民機全面落地“干支通、全網聯”,打造航空區域樞紐建設,鄂爾多斯機場計劃通過“修路、架橋、織網”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修路。與ARJ21機型航司合作,開通500萬級吞吐量以上機場航線,打通主動脈干道。第二階段架橋。打造“通程航班”,搭建“支支通”輔道橋梁,向主動脈干道輸血。第三階段織網。形成連接東西、貫通華北、西南支線機場航空網,形成以ARJ21為主力機型的“干支通”航線網絡,為國產民機在支線機場的運營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經首都 連聯飛”通程航班:航點更豐富 出行更便捷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