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和省、市有關工作要求,加快建設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力爭到2025年,實現“1251”發展目標:航空貨運網絡覆蓋100個以上國內外城市和地區;全貨機貨運航線數量力爭達到20條以上;年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力爭突破50萬噸;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可保障年貨郵吞吐量100萬噸;中轉服務、多式聯運等航空物流業務形成規模,航空物流地面集疏運體系順暢便捷,基本形成通達世界、服務全國的航空物流體系,基本建成服務水平更加優質的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二、重點任務(一)優化拓展貨運航線網絡
搶抓航空貨運布局和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立足省市制造業、商貿業、快遞物流業等航空貨運需求,補齊貨運航線網絡短板,力爭每年開通國際國內全貨機航線3-5條。其中,國際和地區全貨機航線力爭1-2條,重點開通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港澳臺地區等航線,不斷完善全球重要航點網絡布局;國內全貨機航線力爭2-3條,重點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及鄭州、天津、鄂州等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城市航線,拓展國內航空貨運網絡,有效銜接國際航線。積極推進客貨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客運腹倉運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航空貨運網絡布局。(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省民航機場集團;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投促局、市郵政管理局、新橋機場海關(籌),經開區管委會)
(二)培育引入關鍵市場主體
全面加大“雙招雙引”力度,重點加大對貨運航司、大型物流集成商、貨運代理、快遞公司等航空貨運相關龍頭企業招引力度。研究籌建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及航空貨運投資平臺運營公司,加快打造主基地貨運航空公司。進一步深化與順豐等企業在航線網絡布局、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等領域的合作。積極引入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電商企業以及大型物流集成商、貨運代理、快遞公司等在合肥擴大航空運輸業務,設立物流分撥中心、貿易結算中心、新興經濟平臺。到2025年,引入2家以上基地貨運航司、10家以上國內外知名大型物流集成商、貨運代理、快遞公司。(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投促局、市郵政管理局,省民航機場集團;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產投集團)
(三)提升口岸服務效能
推動空港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建設和海關監管快件中心場所整改、通過驗收并投入運營,爭取開通進口藥品、種苗、醫療器械等指定口岸。完善機場口岸的聯檢基礎設施,提升信息化等保障能力,實現8小時以外和節假日7×24小時預約通關,普及中性電子運單,完成航空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通關一體化,積極開展跨關區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預留或保障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發展空間。結合航空快件、冷鏈貨物、鮮活水產品、危險品、超規貨物等貨物的運輸特點,建設常態化、規范化的綠色通道,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牽頭單位:市商務局、新橋機場海關(籌);配合單位:廬州海關,合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經開區管委會)
(四)完善機場貨運基礎設施
按照效率優先原則,用好用足現有資源,以滿足年100萬噸貨郵吞吐量的高效運行為規劃目標,優化貨運設施功能和布局。推動現有貨運區內1-9類航空危險品暫存區(庫)、冷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及信息化自動化改造。加快推進專用貨機坪、貨運專用跑道改擴建工程,推動東貨運區及相關配套設施規劃和建設工作,適時啟動機場三期貨運區建設論證工作,為長遠發展提前做好基礎性規劃研究。對接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保障機場二期與三期工程空側貨運設施用地空間。(牽頭單位:省民航機場集團;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開區管委會)
(五)完善多式聯運體系
加速構建“兩橫三縱”區域高速公路通道,加快三橫五縱快速路網建設謀劃工作。爭取合康高鐵、合武高鐵連接合肥新橋機場,推進合肥市貨運鐵路外繞線崗集貨運站引入空港貨運鐵路專用線,串聯機場貨運、產業物流和新橋運河港口,形成空、鐵、公多式聯運的空港貨運系統格局。以“卡車航班”為重點,建設合肥機場輻射中短程市場的地面物流集疏體系。探索“航空+高鐵”聯運貨運發展模式,拓展輻射全國的快件物流網絡。(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廬州海關、新橋機場海關(籌),省民航機場集團)
(六)大力發展航空經濟發揮新橋機場航空貨運的產業平臺功能,打造跨境電商物流分撥中心、國際交易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大力培育貨代、報關等配套服務產業,創新業務模式,推進線上線下高度融合,加大對冷鏈、快件、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支持力度。支持長豐縣、蜀山區、經開區等臨港地區打造航空物流產業園,積極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構建以航空物流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航空經濟產業體系,帶動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完善航空經濟生態圈,增強機場貨運持續快速增長的內生動力。(牽頭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配合單位:省民航機場集團,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市投促局)三、保障措施(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由省民航機場集團、合肥市各有關單位等組成,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召集人,省民航機場集團主要負責人,市政府聯系發改工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擔任副召集人,其他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為聯席會議成員(名單附后),主要負責統籌協調集散中心建設工作,研究解決集散中心建設重大問題,調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主要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二)健全方案實施機制。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清單化管理,各責任單位對照重點任務具體推動落實,于每季度首月6日前將前一季度進展情況匯總至聯席會議辦公室,重大情況及時報告。各相關責任單位要落實責任領導和處室,對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向聯席會議報告。聯席會議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召開調度會議調度。(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三)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圍繞鼓勵支持航空貨運發展,修訂完善航空貨運相關政策,加強航空貨運龍頭企業、重大項目落地保障。積極爭取國家、省的大力支持,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建設資金安排和關鍵政策落地,為集散中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加大對機場貨運基礎設施的規劃選址、土地使用等要素支持,將集散中心用地計劃納入相關國土空間規劃,予以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投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四)加強宣傳策劃引導。加強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品牌推廣,提高國際國內認知度。支持舉辦行業高峰論壇,搭建開放、共享、創新、協作的合作平臺,促進航空物流業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合作。精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加快建設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的共識,推動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高質高效開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湖南低空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首份低空空域空管協調試運行協議簽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