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飛行教員趙振廣:“人因責任成為強者”
趙振廣的形象和履歷都很符合年輕女孩子對于飛行員的想象,也許戴上墨鏡,他就是那個宣傳片里的帥氣機長。
第一次見面,這個剛剛30歲出頭就當上飛行教員的“大男孩”,給筆者留下了謹慎、聰明、有點傲氣的印象——生于1984年的趙振廣,并沒有其他80后年輕人開始出現的來自職場和家庭的“中年危機”感,忙碌充實的訓練、和諧穩固的家庭,都成為他飛行之路的完美助力。
2017年5月,趙振廣獲得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聯合舉辦的“齊魯最美安全衛士”提名。
反應果決,避免兩機相撞
趙振廣,1984年2月出生,2006年7月畢業于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同年9月進入山東航空公司,現任飛行一大隊機長、飛行教員。從事飛行10年來,他始終以安全飛行為已任,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超越自我,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模范教員、優秀黨員和優秀機長。2015年,被大隊評為“飛行安全典范”;2016年,以良好的安全生產業績,被公司評為“百佳崗位標兵”。
2015年3月2日,趙振廣機組執行SC1170廣州-濟南航班,機組在正常滑行,并按管制員指令進入跑道等待起飛。隨后管制員指揮一架外航航班,經另外一個道口在跑道外等待,外航機組正確復誦指令。
此時,管制員發布SC1170起飛指令,接到指令后趙振廣機組執行起飛程序。
突然,在滑跑過程中,趙振廣發現本該在另外道口等待的外航飛機,開著頻閃燈有入侵跑道的趨勢,這不符合常理的狀況引起了他的警覺,并立馬做好了緊急中斷起飛準備。
與此同時,管制員也發現了異常,指揮SC1170機組中斷起飛。機組果斷按程序執行中斷動作,并利用余速從最近的快速脫離道口脫離,避免了與外航飛機進一步接近。誰也不敢猜測,如果趙振廣沒有及時發現異常,緊急中斷起飛準備,后果將如何。
脫離跑道后,管制員指揮機組再次進入跑道準備起飛,然而趙振廣考慮到飛機剛剛進行了大速度中斷,急需要剎車冷卻,不然再出現危險狀況,極有可能“剎不住車”。經ATC同意后將飛機停在遠機位,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后續程序,確保了航班安全起飛。
回頭看,整件事并沒有留給趙振廣太多的思考及處理時間,良好的情景意識和高度的安全警覺性,是確保飛行安全的要素之一,也是一名優秀飛行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趙振廣在繁重的飛行工作中,時刻保持著清醒頭腦和安全意識,扎扎實實履行著這份重重的安全責任。
處理“假炸彈”、識別“假危險信號”
趙振廣遇到的危情可謂五花八門。他深知,作為一名優秀機長,必須時刻牢記崗位職責,具備良好的駕駛艙資源管理能力和果敢的處置能力,特別是機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時,更要沉著冷靜,妥善處理。
2016年1月6日,趙振廣機組執行SC4808航班,起飛后半小時左右,乘務長和安全員先后報告發現一名女性旅客表現十分異常,他當即要求乘務長和安全員重點觀察,有情況隨時報告。幾分鐘后,安全員報告該旅客自言自語說“他們給我身上裝了炸彈,滴滴的響。”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趙振廣頓時心里一緊,一邊讓安全員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一邊按照程序安排清倉等相關工作。
安全員核實后報告旅客很肯定地說自己身上有炸彈,并聲稱買了十幾份保險。趙振廣立馬按照處置程序,要求安全員與乘務組密切配合,嚴密關注該旅客狀態,同時報告相關情況,申請備降廣州優先落地,并提出公安防爆安檢要求。
飛機安全備降廣州機場后,當事旅客由機場警方帶走調查。該航班經過安全檢查,未發現爆炸物,隨后趙振廣機組駕駛飛機安全抵達濟南。
“就算是個‘莫須有’的炸彈,我們也得按照‘肯定有’來處置,畢竟安全無小事。”趙振廣說。
多年來,他始終秉承“安全無小事”的飛行理念,注重理論學習,善于總結積累,養成了嚴格按章操作的優良飛行習慣和“嚴細精實”的過硬飛行技能,確保了安全無差錯。
2016年4月24日,趙振廣機組執行SC1167航班,起飛后發現左側PFD(儀表盤)上顯示黃色SPDLIM(速度極限故障旗),再現時自動縫翼燈亮,復位主警戒后熄滅。
趙振廣機長根據豐富的理論知識判斷為單套失速管理計算機失效,并正確執行了相應檢查單。隨后飛機在巡航階段和下降階段分別短暫抖桿一次,機組根據當時飛機狀態和前期故障綜合判斷為假信號,繼續正常執行航班并安全落地,圓滿完成了航班生產任務。
“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飛行過程中會極少出現假的故障信號,但出現假信號時,處理不當也會增加危險系數。能夠判斷出假信號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掌握,也需要豐富的飛行經驗。”
安全飛行,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對于趙振廣來說,正確處理危情后,公司給予自己的榮譽只是飛行道路上的助力,他將不忘初心、執著追夢,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斷超越自我,為山航的美好未來不斷奉獻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當教員后,“越飛越膽小”
趙振廣告訴筆者,和外人看上去神氣英武、掌控全場的形象不同,飛行員經常會有“害怕”的時刻,飛航班都會有壓力,壓力來自于作為航空器第一責任人的重擔,以及對航程有可能遇到突發狀況的未知等。
比如有時候遇到比較劇烈的顛簸,飛行員也會手心冒汗,心跳加速。“雖然都在模擬機上訓練過,但單純的程序模擬跟真飛機的感受還是有區別,好在這些都癥狀都屬于生理性緊張,乘客們完全可以放心,因為每一個機長心里對突發狀況的應對都是有數的。”
2015年,31歲的趙振廣成為山航最年輕一批的飛行教員之一。從機長成為教員,不只是身份的轉變,更是責任的增加。
隨著對飛行理解的加深,這種責任感和隨之而來的壓力越來越明顯。“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階段不同,其實很多飛行員成為機長、教員后,都會感覺自己越飛越膽小了。”趙振廣說道。
成為飛行教員后,趙振廣時常會回憶自己跟隨教員飛行的經歷,根據自己的飛行成長階段,針對不同水平的副駕駛,總結出一套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
“尤其是帶初學者,他們會出現很多常見的問題,比如手臂僵硬,不自覺地把手放在錯誤的操作位置,這個時候就需要我眼疾手快避免不當操作;如果一味耐心地去引導,等到他們反應到問題出在哪里,就已經來不及了。”
有句話說,人因責任成為強者。趙振廣越來越能感受到這句話的真諦,作為一名飛行教員,不僅需要具有演示飛機操縱和管理飛行能力,還要會觀察所帶學員對飛機操縱和管理飛行能力,同時還要具有傳授知識的能力,以及管理人的實際能力。
從人為因素來講,飛行教員和所帶學員之間的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飛行學員的學習效果。一旦出現操作上的失誤,飛行教員也會擔負起最主要的責任。
“我不只是飛行員,還是丈夫和爸爸”
2006年,趙振廣來到山航后,便少有時間回自己的老家河北。2010年,趙振廣結婚,在濟南有了自己的家庭。2015年,他和愛妻的兒子出生。從此,他的人生角色除了“飛行員”,又多了兩個標簽:“丈夫”“爸爸”。
在趙振廣看來,每一個角色的背后,都有著相應的責任。盡管飛行非常忙碌,常常達到一個月需要駐外十天左右,但他堅持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加熱愛家庭的人。“家庭給我非常穩固的支撐,不光是妻子和雙方父母為我分擔了很多家務事。
兒子現在兩歲半,也是個暖心的小人兒,我牽著他的手在小區里走,他會指著頭頂上正在飛過的飛機喊‘爸爸飛’;我飛行駐外時,他會趴在窗戶上,告訴媽媽自己在等爸爸回來。”
妻子和兒子的陪伴與支持,讓趙振廣開心,也給了他更大的助力去心無旁騖地飛行。
令他欣慰的是,兒子在小小年紀便顯示出對飛機的興趣和熱愛,從8個月大不哭不鬧乘坐了第一次飛機開始,這個至今剛兩歲半的小人兒已經成為山航的“常客”,家里也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飛機玩具。這讓趙振廣覺得,自己的愛在延續,責任也在延續。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洋機場:開啟綠色通道 為生命護航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