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童謠"唱"上航空餐盒包裝 受乘客歡迎留作紀念
飛機上的餐盒圖案不再只是航空公司的logo加上一句問候語。近日,不少乘坐上航航班的乘客發(fā)現,打開餐盒后,內頁上印著四首滬語版童謠,稚嫩的墨跡勾起了兒時記憶。乘務員發(fā)現,一些年齡較大的乘客會將餐盒的紙蓋撕下,帶下飛機留作紀念。
童謠多和“吃”有關
2月16日,廣州微博用戶“大黃毛毛狗的竇”在乘坐上航飛機回廣州后,將機上餐盒內印著的四首上海話童謠拍照上傳網絡。他感慨:“上海本地的企業(yè)在默默傳播本土文化。”該微博被轉發(fā)上百次,遠超他同期所發(fā)的其他微博。
昨天下午,記者在位于虹橋的上海航空客艙服務部機供品保障分部看到了這款“滬語童謠版”航空餐盒成品。餐盒外包裝上印有新天地、石庫門的圖文介紹,打開盒蓋的內頁上是“篤篤篤,賣糖粥”、“八字令”、“搖啊搖”、“木頭人”四首童謠,其中多數內容和“吃”有關。
實際上,“童謠版”只是新餐盒設計中的一款,其他三款則分別印有乘機小貼士,與流量控制、飛機延誤有關的航空知識,以及以選擇題形式呈現的“上海話猜猜猜”,比如滬語中“今朝夜到”的意思、上海話里“二十二”的讀音等。餐盒外包裝上印有代表城市新高度的上海中心、城市名片外灘和東方明珠。
年長乘客撕下盒蓋作紀念
上航客艙服務部保障處配餐業(yè)務助理沈順浩介紹說,這組新餐盒在今年元旦正式推出,計劃到一季度末覆蓋到上航所有出港航班和內配餐食的回港航班上。
昨天,上航乘務員黃曉薇告訴記者,她在最近幾次飛行中給乘客發(fā)餐食時發(fā)現,每趟航班上都有幾位年齡較大的乘客將餐盒蓋撕下來,帶下飛機留作紀念。不少發(fā)放了幾年老版餐盒的乘務員在第一次見到新餐盒時都感覺很欣喜。
成本與老版本基本持平
據了解,這款新餐盒的誕生經歷了3個月的醞釀期。去年第四季度伊始,上航客艙服務部成立了服務產品創(chuàng)新小組,為了幫助南來北往的乘客了解海派文化,同時讓上海人重溫兒時記憶,他們集思廣益搜羅了十幾首滬語童謠,經過內部反復商討、投票,最終確定了這四首。
暫時落選的童謠將作為備選,在間隔大概半年后,將會根據乘客的反饋情況進行更換,其中有“落雨咯,打烊咯,小八辣子開會咯,大頭娃娃跳舞咯”等;而常識性的航空知識等內容計劃將保留下去。此外,更換的具體頻率還要視餐盒庫存而定,避免資源浪費。
在經歷了廣告公司設計、選樣、供應商比價、費用測算、采購協(xié)議簽訂等環(huán)節(jié)后,新餐盒終于帶著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與乘客見面了。“我們得保證每只餐盒的成本與老版本基本持平。”沈順浩說,通過和餐盒供應商談判最終將成本壓了下來,同時在合同中明確用紙規(guī)格等細節(jié),以保證產品質量。
每月都有飛行任務的沈順浩說,設計相對單調的舊版餐盒已使用了很多年,他在飛機上常遇到有些對航食不感興趣的乘客接到餐食后懶得打開,過后直接還給了乘務員。他發(fā)現,乘客現在對新餐盒的興趣有所提高,不少人會盯著內頁認真地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牡丹江機場“紅飄帶”服務 溫暖您回家的路
- 下一篇:浦東機場試推滬語迎客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