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相城非遺精品亮相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1月18日,一場主題為“向手藝致敬”的蘇州相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五洲中路的鄉愁小棧展廳正式開展,向候機的中外旅客免費開放。來自相城區13個非遺項目的百余件實物展品,讓旅客在候機之余近距離感受了相城非遺的魅力和文化保護傳承成就。

相城自古以來能工巧匠輩出,這里不僅曾鍛燒出專供皇家建筑的御窯金磚,還織造出紫禁城里的龍袍御衣,全區目前共有46個項目納入區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御窯金磚制作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御窯金磚、元和緙絲、陸慕蟋蟀盆、巧生爐、太平船模等項目都獲得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等最高獎項。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并稱中國三大國際機場,剛剛過去的2015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6008萬人次。在日益重視公共文化傳播和資源共享的當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從2010年起即常年向旅客展示一大批藝術品,參與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對外展示本地歷史和文化,在國內機場開創了文化機場先河,深受廣大旅客歡迎。據浦東國際機場航站樓管理處客服科統計顯示,往返五洲中路“鄉愁小棧”區域位置的客流量約為12萬人次/天。
為了讓機場旅客更好地體驗中國江南水鄉文化、感受藝術熏陶,本次相城非遺展采用了文字、圖片、實物和視頻播放相結合的方式,眾多的實物展示可謂重頭戲。為了在這個高層次平臺展現出蘇州相城非遺項目精湛的技藝,相城區委宣傳部和區文體局組織參展傳承人拿出“看家寶貝”,并集體送至機場展廳親自布置。其中,既有“天下第一磚” 御窯金磚、通經斷緯的元和緙絲、楞伽蟋蟀陸墓盆,也有聞名中外的“巧生爐”、仿古青銅器,還有最能代表“蘇作”特色的明式家具、水鄉木船、蘇派磚雕等。

在1個月前閉幕的第十一屆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上,有作品獲得中國工藝美術行業最高獎項“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的傳承人徐海林,這次就帶來了喜慶船、捉魚船、三帆船、還有古鎮旅游小船四件作品。他表示,小橋流水離不開船,希望通過這些船模,讓現代人回憶一下蘇州以前小橋流水的感覺,讓更多國際友人了解蘇州文化。而親自開車將作品送到機場的明式家具制作技藝傳承人劉寶洪更是認為,這次相城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們,將每一個佳作帶到國際大都市的對外窗口,是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播,“就比如我送來的明式家具作品都是最經典的款式,有種自然美感,‘多一分則繁縟,少一分則寡味’,幾百年傳下來的款式,用現代眼光依舊百看不厭。”
一同參與布展工作的相城區文聯副主席王少輝介紹,本次展覽也是“相城非遺”第一次在機場這樣的對外公共平臺進行整體亮相,既讓大家對“相城非遺”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有一個整體印象的提高,對于非遺項目自身來說,也是抱團發展,強強聯合,擴大了其整體效應。下一步,相城區還將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形式,使非遺項目抱團發展,聯合推廣,不僅推向全國,也要走向世界。
據悉,本次蘇州相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自1月18日正式展出,將一直持續到3月17日。展覽期間,相城城市形象宣傳片在浦東國際機場五洲中路、浦東國際機場C2國際出發、虹橋高鐵站東安檢入口出發大廳的高清屏同時循環播放;部分非遺項目傳承人還將定期至展廳現場表演傳統手工技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