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公眾開放日:市民與大飛機親密接觸
跟大連電視臺少兒主持人雅楠參觀飛機嘍 凌興東 攝
5月10日,116名市民和媒體記者走進南航大連分公司飛機維修廠,在飛機維修工程師的帶領下與飛機進行了零距離接觸。觀飛機、看維修、進駕駛艙、體驗客艙急救等,這系列的活動安排讓參觀者大飽眼福,大呼過癮。
客艙應急設備“欣體驗”
親身體驗救生衣的穿戴 凌興東 攝
上午9:30,在簡短的儀式過后,參觀者分三批進入了一架空客A320飛機的客艙內部。空客A320是目前民航客機中采用率較高的中型飛機,它擁有8個頭等艙、24個高端艙和120個經濟艙座位。
在客艙內,2名南航空姐結合實物現場給參觀者講解了安全乘機的小常識,例如飛機下降時為什么要打開遮光板、調整好座椅、收起小桌板、關閉移動電源等。這些講解對于初次零距離接觸大飛機的參觀者來說都是很新奇。隨后,空姐又請3位參觀者上前體驗救生衣和氧氣面罩的正確使用方法,這些都讓“乘客們”很興奮。畢竟這樣體驗客艙應急設備的機會并不多。
長大了我也要當飛行員
開飛機又酷又炫 凌興東 攝
在駕駛艙內,特選“小乘客”第一次見到飛機的操縱手柄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子儀表,他們立刻圍著飛行員叔叔問這問那,“飛機是怎么起飛的?能飛多高、飛多遠?飛機為什么怕小鳥?飛機也有油門嗎?”機長王元一一耐心解答,并勉勵他們一定要學好科學知識、鍛煉身體,將來也能當一名飛行員。
得到答案后,孩子們既覺得驚奇,更深受鼓舞。解涵宇小朋友興奮地對著陪他前來參觀的爺爺奶奶說:“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飛行員,翱翔在藍天上,既自豪,又帥氣。”
與千里外的飛機隔空對話
看清楚了,我給飛機心臟做體檢啦 凌興東 攝
為了健康人要定期體檢身體。飛機也是如此。怎樣為飛機“體檢”而且還是遠程“體檢”?帶著這樣的疑問,市民們來到南航大連分公司飛機維修廠,了解南航自主研發的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
在機庫里,工程師們介紹了遠程診斷系統。遠程診斷系統改變了傳統飛機維修落地后才能檢查的狀況,實時將飛機的飛行狀態和故障信息自動傳回地面,工程師們在飛機落地前就能為其“看診”,最快速地解決飛機出現的任何問題。
市民與南航高級工程師交流飛機發動機性能 凌興東 攝
市民們還模擬與遠在2000公里之外的CZ660機組進行了一場“空地對話”,直接感受這項能跨越空間阻隔的技術。
如今,南航的機隊規模已經接近七百架,機隊規模亞洲第一、世界第五。南航打破歐美壟斷、自主研發的遠程診斷系統,保證了這支龐大機隊能安全、順暢地運行。
親身體驗空客飛機孔探
用飛機孔探設備給我體檢一下 岳中珩 攝
“哇,真是太神奇了!通過孔探議就可以一覽飛機的心臟和其他器官的內部情況了”前來參觀的劉先生感嘆道。
在南航大連飛機維修廠,南航飛機維修工程師邀請市民們親身體驗了飛機維修中最常見的給發動機孔探環節。
參觀者認真聽機務高級工程師的講解 岳中珩 攝
南航工程師介紹,孔探就是在發動機遭遇鳥擊或者在飛行中性能突然出現問題需要檢查的時候的一種內窺式檢查方法,具體過程就是先由機務維修工程師打開飛機發動機的風扇包皮和反推包皮后架好支撐桿,再打開位于發動機里的孔探口蓋,之后孔探工程師帶著專業的孔探儀器過來就可以開始孔探了。在工程師認真仔細的探索著發動機內部的同時也在仔細的尋找著這架飛機心臟的每一處血管里面的裂紋、凹坑、缺損等一系列的病癥,在找到患處后直接用孔探議拍照記錄并告訴飛機的排故工程師,最終根據修理飛機的“藥方”來決定是否可以放行飛機,繼續飛行。
工程師們還向市民們展示了飛機發動機的復雜結構。作為飛機的重要部件,發動機內部密布著各類精密的管線,讓參加活動的孩子們嘖嘖稱奇。
高級工程師擔任解說員
聽機務高級工程講解飛機構造 凌興東 攝
在本次南航公眾開放日中擔任解說員的劉傳鵬,是南航大連分公司高級維修工程師,擁有15年以上的飛機維修經驗,多次榮獲南航維修系統先進表彰。
在劉傳鵬和他的同事們的精心護理之下,南航在大連已經實現了連續140個月安全維修無差錯。“我們南航大飛機的身體都是‘棒棒噠’,都很健康。能為市民們介紹我們的專業技術,我感到非常榮幸。飛機維修雖然是幕后工作,但是對于飛行安全至關重要,我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這個領域。”參與解說的高級工程師劉傳鵬說。
放飛夢想 凌興東 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