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盈利堪憂 第三跑道前途未明
香港機場受航班運行影響,2015年跑道容量或將達到上限,未來盈利或將遭受打擊。目前第三跑道的評估已處于完成評估的最后期。
受香港航班運行情況因素,近年來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跑道的提議迫切。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羅祥國在廣州首屆城市國際化研討會透露,近年香港機場受航班運行影響,2015年跑道容量或將達到上限,由于自身地理位置限制加上面臨周邊機場的激烈競爭,未來盈利或將遭受打擊。目前第三跑道的評估已處于完成評估的最后期,預計下月將提交港府。
據當地政府評估數據顯示,目前香港的航班基本是服務珠三角,差不多80%的珠三角旅客到香港來。受制香港航班運行的因素,香港國際機場跑道可以大概60C的容量,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上線,最多是68個航班。
羅祥國在首屆城市國際化研討會暨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成立會上指出,香港兩條跑道最多最多只能允許68個航班。機場的飽和最多只有42萬每一天,與2013年為37萬,剩下了的只有13%的進步空間,香港機場盈利空間很可能在未來三年兩年受打擊。
作為香港最大的注冊航空公司的國泰航空,近年來其盈利堪憂。最新2月的營運數據顯示,整體收入客公里 (RPK)同比增長4.4%,但環比下降11.1%。管理層也認為,受需求緩慢復蘇影響,公司貨運業務乏善可陳。
羅祥國認為,香港航空業發展得很快,但是經營不理想。目前是基本同意蓋第三條跑道,但面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的需要與香港環保問題。這個完全評估需要一年半的時間,現在處于完成評估的最后期。
對于國內航班延誤不斷惡化情況,他指出這是由于航道容量不夠造成,應亟待擴量,此外加強珠三角航空業的合作,但由于制度上不同,國內開辟新航道仍很難。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