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機場將組建合資貨運平臺 引進香港經驗
今年內,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將完成合資貨站的籌建,并請專業貨站經營公司亞洲空運中心當操盤手。昨(8)日,機場方面透露,隨著武漢經濟發展,對國際航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因此現有的國際貨庫無法滿足未來的需求,急需建立新的具有海關監管功能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預計年內完成合資貨站的籌建
“天河機場要構建貨站經營的‘公共平臺’。”湖北機場集團副總經理朱學慶說,按照物流發展公司加中性貨運平臺雙層管理結構設想,中性貨運平臺具體實施辦法就是組建合資貨站公司,由機場公司、基地航空公司、專業貨站經營公司亞洲空運中心,大型物流公司聯合組建,共同經營貨站業務。
目前,機場方面已與三大基地航空公司溝通,并取得初步認可,下一步計劃正式向基地航空公司總部發函邀請參加該項目,并盡快與相關合作方簽署意向性合作協議,由合作方成立專班對合作項目進行評估測算,明確最終合作方案,在年內完成合資貨站的籌建。
有望結束機場物流多頭管理局面
朱學慶介紹,目前,武漢機場物流發展處于多頭管理的局面,缺乏掌控物流發展全局的總負責和總牽頭部門。為整合資源,促進武漢機場物流發展,該集團決定設立物流發展板塊,其中,物流發展公司負責掌控物流發展全局,對武漢機場的航空物流發展進行統一規劃、管理,開發市場,管理機場貨運土地資源;貨運平臺則負責貨站經營業務。
據了解,現在天河機場航空貨站由南航貨站和機場貨站兩部分組成,除南航自有貨站外,國航、東航、郵政航空均是租用機場貨站設備。由于各自為政,導致效率低成本高。“比如武漢出口多少電子產品,需要一家家的統計,沒有一個總的統計平臺,這種現狀無法將物流做強做大。”業內人士分析。
分析
請亞洲空運中心操盤 旨在引進先進經驗
朱學慶說,之所以請亞洲空運中心操盤,是因為武漢和香港有相似的區位優勢,后者有很好的發展經驗。
天河機場將以香港機場為學習標桿,實現“效率加價格”優勢。效率方面,計劃共享機場資源,合資公司引進香港先進的貨運發展經驗,借助貿易物流商和金融物流商的專業能力,共同投資、建設、管理、受益。
價格控制方面,著力培育主體貨運航空公司,打造精品貨運航線,重點扶持順豐航空、郵政航空等全貨機航空公司在漢投入運力、加快發展。
國際貨運方面,合作探索在武漢機場延續物流園區的保稅功能,建設保稅倉庫。同時,積極配合省市政府向海關總署申報保稅航油,并力爭在中部地區第一家獲得保稅航油的資格,降低國際航線成本,提升武漢國際業務競爭優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