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酒測工作再上臺階
天剛蒙蒙亮,飛行部門口停車坪停放著一排排整裝待發的機組車,一清早,機組車司機準備發動汽車, 穿著白大褂的航醫拿著酒測儀器走上前去,請他對著酒測儀器吹氣,不到15時間,儀器顯示酒測正常。這是近日航醫在機坪進行酒測突擊檢查的場景。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廈航發生,只是從2007年開展酒測以來,廈航酒測工作出現了喜人是變化:飛行準備前飛行員主動找航醫進行酒測,在飛模擬機前、機務人員過安檢進場過程中、機坪上的特種車司機等都會主動配合航醫進行酒測。
酒測“四化” 員工由抗拒到配合
從當初開展酒測,到現在推行“常態化、外站化、重點化、全員化”的酒測。幾年來,人們對酒測由未知時的抗拒到如今的主動配合;酒測范圍由最初僅僅測試機組人員擴大到飛行、機務、簽派、機坪特種車司機等所有安全敏感崗位的人員;酒測地域由廈門基地擴大到21個過夜基地;酒測工具也改進為現在的酒安4800與德爾格結合使用……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根本原因在于廈航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酒測宣傳,通過酒測標準的普及,行業案例的警示,持續不斷的檢查,身邊同事的監督,大家認識到了酒測的科學性,安全意識也切切實實提高了。” 負責酒檢工作的航醫黃刊花介紹說。
如何更好地宣傳并普及酒測知識,航醫花了大量的心思來琢磨。例如將局方的相關文件細細研讀。針對大家關心的酒測禁忌食品、喝多少酒算超標、過量飲酒的危害等問題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并將檢測工作中出現的假陽性結果進行案例分析,并通過公司門戶、《廈門航空報》、飛行準備網等進行大力宣傳。同時,航衛中心還自行編制了《飛行安全·向酒說不》的宣教冊,促進大家對酒測的認識入腦入心。
今年已檢測14280人次
今年以來,航醫還做到每日有計劃地抽查或宣教一個航班機組,每周通報分析酒測相關信息,每月檢查一個駐外站點,每月與航安部聯合酒測一次,對執飛航班任務的所有空勤人員一年至少酒測宣教一次,酒測工作在常態化的軌道上日益完善。
根據局方要求,廈航2015年計劃酒測11000人次,但截至到10月初已經檢測了14280人次,遠遠高于局方的要求。
此外,針對高高原、洲際等重點航線,駐外過夜機組、有飲酒嗜好的重點人員,以及中秋、國慶等重點節假日期間,航醫還持續進行點對點、一對一的宣教、檢測,促進飛行員養成“飛行不飲酒,飲酒不飛行”的嚴規鐵律。
未來,廈航還將引進全自動酒測分析儀,結合3D人臉識別技術與指紋識別技術,對所有執飛航班的空勤人員實施班班查、個個測。高效率、自動化、全覆蓋的酒測,推進酒測工作再上臺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