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機場人力資源沙龍在西安成功舉辦
圖:第五屆中國機場人力資源沙龍在西安舉辦。
金秋的10月是收獲的季節。10月24日、25日,由開銳管理咨詢(廈門)有限公司(Kent Ridge Consulting Pte.Ltd.(KRC),簡稱“開銳”)主辦,西部機場集團培訓學院和民航資源網協辦的第五屆機場人力沙龍在西安舉行。今年也是開銳服務機場行業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機場新老朋友聚首,一起見證了中國機場行業人力資源的發展和變革。中國機場經過連續十年的增長和改擴建后,硬件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未來流量依然會保持高增長,機場也會進一步向管理型轉型,是否能得到持續、穩定、高質量、符合結構的人才供應日益成為CEO的關注焦點。HR部門應超越招聘、培訓等傳統理念,從保證未來組織人才供應的角度思考問題。

圖:(圖左)西部機場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衛昭昌致辭歡迎大家。(圖右)西部機場集團培訓學院副院長羅天給大家做了學院介紹。
首先西部機場集團培訓學院作為協辦方致辭歡迎大家。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培訓學院成立于2010年10月,是西部機場集團為在未來機場競爭中贏得主動進行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型的重要舉措。一方面通過課程開發總結梳理業務提升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課程串講不斷完善授課內容。目前,培訓學院已確立了管理類、專業類、綜合類共730門集團內部課程體系,已培養內訓師近百名,受聘集團的有25名。

圖:廈門開銳咨詢總經理勞莘強調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制定人才需求預測、后備人才培訓、員工職業發展相結合的人才供應鏈。
隨后,開銳圍繞“人才供應鏈”、“幸福組織”、“效率專家”3個方面進行了人力部門的變革探討。開銳總經理勞莘首先拋出“CEO焦點——人才規劃和梯隊建設戰略指導下的人才供應鏈”,解釋了Duttagupta提出的人才管理的定義。契合一些機場集團開始為了未來發展的戰略思想。同時也請來了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陸紅部長給大家介紹了他們多年在人才供應鏈上的優秀經驗。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副院長趙西萍老師給大家解析了新環境下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新理念,深入淺出的總結,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大家會心頷首。

圖: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副院長趙西萍老師(圖左)給大家解析了新環境下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新理念。以及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陸紅部長(圖右)給大家介紹了他們多年在人才供應鏈上的優秀經驗。
目前大多機場停留在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很少有上升到人才管理階段,而類似西部機場集團這樣上升到人才戰略管理的階段的也就5家左右。關于人才管理,除了傳統上的需求預測、能力評估、培訓,還提到了開發人才。人才梯隊實際上也是對員工的開發晉升通道。以此引出基于企業戰略和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培訓開發體系——“幸福組織”。完善什么樣的企業戰略吸引什么樣的員工。這就是雇主品牌,勞總簡單的解釋立刻答疑什么是雇主品牌:“拋開工資,然后看對員工的吸引力”。打造雇主品牌,目的還是服務企業戰略目標,實現人才-經營業績的轉化。人力工作真正變成資源管理,而不是人事管理。人力不再是崗位、績效、薪酬為重點,而是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制定人才需求預測、后備人才培訓、員工職業發展相結合的人才供應鏈。
在本屆沙龍上,開銳針對在與國內多家機場項目合作的過程中注意到一個事實:業務部門若直接招人,業務技能也許好把握,但不具備人力資源部的專業性。那么人力資源部的定位該如何?也就是中國機場面臨著三個多元化——業務多元化、利益主體多元化、管理目標多元化。各業務部門都迫切需要更有效的管理工具幫助他們應對挑戰,現代HR管理系統則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豐富的工具寶庫。HR部門的新挑戰就是如何讓業務部門了解、熟悉這些HR工具,并能結合部門實際情況做創新性的應用。HR做到“效率專家”的顧問咨詢角色。提出在未來,人力資源部應該是企業戰略伙伴與變革領導者,是業務部門的伙伴,是行政性的服務中心。
最后,大家針對本屆沙龍提出了各自的積極意見和暢想。廣東省機場集團航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王董事長建議既然是戰略人才管理,最好也能讓公司高層領導參加,一起了解。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綜合管理部張總也表示理論應用于實踐可能還是不一樣,最好能增加同行間的交流。得到與會者的認同。呼和浩特機場人力資源部楊經理希望下一屆沙龍能探討機場的核心競爭力問題。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鮑經理提出今后能多一些行業數據分享以及業內HR實踐分享。

圖:在沙龍上的探討。

圖:大家各自倡言。希望沙龍越辦越好!(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為:廣東省機場集團航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王曉勇董事長。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綜合管理部總經理張文華。貴州省機場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舒暢。呼和浩特機場人力資源部經理楊恩鵬。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鮑文妍。無錫碩放國際機場組織人事部副部長李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