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擬建低價航空專用樓
像春秋航空這樣等飛機如同火車春運的景象,有可能在國內航空市場變成常態。東方IC供圖
中國低成本航空市場冷清的格局即將終結。昨天,記者從民營吉祥航空證實,已經向民航局提交申請,計劃在廣州籌建低成本航空九元航空,新公司將重點瞄準東南亞旅游市場與國際廉價航空公司直接競爭。
九元航空的籌建,與民航局上周關于鼓勵低成本航空發展的表態密切相關。有消息稱,民航關于扶持低成本航空發展的行業指導意見有望在年底前出臺,除降低準入門檻外,還將在飛機引進、機場結算、補貼、過港時間、航線航權、定價權等方面予以支持。
市場人士分析,航空出行大眾化的趨勢不可阻擋,低成本航空投資熱潮將使國內機票價格越來越親民,低至數十元的特價機票有望從營銷“噱頭”走向常態化。
據透露,在即將動工的新機場,民航部門已經在規劃低成本航空專用的航站樓,以幫助低成本航空公司降低運營成本。
傳統航空公司轉戰低成本市場
近十年來,在高速增長的中國民航市場,春秋航空幾乎是惟一扛起低成本大旗的航空公司,而其營運多年,市場份額只占到3.5%。
吉祥航空由民營均瑤集團于2006年創立,通過自主購買和租賃等方式已擁有32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除經營50余條國內航線外,還開通了上海至泰國清邁、普吉島、曼谷,上海至韓國濟州島、江原道等國際航線,下一步將逐步開通東南亞和日韓等國際航線。不過,這家民營航空與四大航為代表的傳統航空公司并無明顯差異,目標定位中高端公務、商務和商務休閑航空市場,航線網絡依托上海,形成國內和周邊地區航線為樞紐網絡的航線布局。
均瑤集團總裁王鈞豪透露,中國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農村地區消費者坐一次飛機很不容易,市場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差異化產品。計劃設立的廉價航空之所以暫定名九元航空,是計劃未來力推9元、19元、29元、39元、49元的系列低價機票來吸引旅客。
記者注意到,九元航空的模式顯然是借鑒了率先嘗試低成本運營的春秋航空。目前,春秋航空正在官網上銷售的國內機票就有9元、59元、99元、159元、199元、259元、299元、399元等特價系列。其中新開航的唐山至石家莊航線,本月13日至12月2日之間都有9元特價票。
面對低成本航空的巨大潛力,不僅民營航空躍躍欲試,強勢的四大航空集團也在加快布局。今年早些時候,海航集團就宣布旗下西部航空正式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另外還計劃在香港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航空。東航則早在去年3月就牽手澳航,在香港合資成立捷星香港,注冊資本1.15億美元,雙方各持50%的股權。不過,由于遭遇香港本土航企國泰航空的反對,捷星香港的空運牌照申請目前還懸而未決。
國外廉價航空紛紛搶灘中國
高油價、高人力成本的時代,為何低成本航空大行其道?
資料顯示,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傳統航空公司競爭力急劇下降,低成本航空則以低廉的票價、簡約高效的經營方式吸引了大量旅客,迅速蠶食傳統航空公司的部分市場。國際民航組織分析,低成本航空興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航空出行大眾化的需求推動,逼迫航空市場打破傳統尋求革新。
在春秋航空市場夾縫中求生之際,國外廉價航空也紛紛搶灘中國市場。截至目前,亞洲航空、捷星航空、欣豐虎航空等13家外國廉價航空公司已經先后進入,在國內23個城市開辟國際航線,鋒芒直指傳統航空公司。
近日,東航突然宣布,MU771南京到新加坡的航班從12月17日起取消。南京前往新加坡的航線只有兩家航空公司在飛,一家是東航,每周四個航班;另一家是今年6月份剛開通航線的新加坡酷航,每周三個航班。新加坡酷航是新加坡航空旗下新設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南京到新加坡的票價基本保持在800元左右,比東航要低500到1000元,因而成為旅客出行的首選。東航方面表示,南京到新加坡的航班取消之后,飛機將調配到無錫機場,從12月18日開始執飛無錫到新加坡的航線。
這只是廉價航空蠶食傳統航空地盤的最新案例。在低成本航空起步較早的歐美航空市場,飛行時間兩小時到三小時航程的中短程航線大多被低成本航空公司占據了,這也逼迫傳統航空公司紛紛籌建低成本子公司,挽救市場份額。
民航新政欲為低成本航空松綁
在國內,低成本航空多年來一直缺乏相關配套政策扶持,春秋航空只能在取消免費餐食,逾重行李收費、機票直銷等環節有限壓縮經營成本,客觀上,使得其低價機票占比遠不如國外廉價航空。
在近日舉行的低成本航空研討會上,民航局終于釋放出為低成本航空松綁的重要信號。
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夏興華明確表態,將研究放寬低成本航空在飛機采購、運價、航線準入等方面的政策,為我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經營環境和條件。同時民航鼓勵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完善相關規章,進一步降低設立門檻,簡化審批手續,支持大型骨干航空公司設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
民航副局長周來振則強調,低成本航空是民航產業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民航目標客戶群體普遍定位于中、高端旅客,產品結構和服務類型單一。加快低成本航空發展,有利于踐行民航大眾化戰略,促進民航消費結構擴容升級。
春秋航空6年凈利潤增長15倍
作為首個中國民營資本獨資經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2005年首航,目前擁有38架A320型飛機,經營76條國內航線,5條港澳臺航線和7條國際航線。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透露,從2006年開始,春秋航空就實現了盈利,之后每年盈利都有幅度不小的可觀增長,到2011已實現盈利約4.8億元,6年間凈利潤增長15倍。
不過,有民航專家表示,春秋航空的盈利很大程度來源于春秋集團旅游板塊的補貼,國內低成本航空的運營條件還遠未成熟。面對可能到來的低成本投資熱潮,這位專家提醒,低成本航空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高風險高投入的特征依然明顯,在市場管制寬松的歐美市場也不乏失敗案例,因此新進入者需要謹慎決策,尤其不能因低價而放松對航空安全的投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