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取消和下放擴建機場等9個審批項目核準權
制圖姜宣憑
公報要點
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昨日早上9點,40歲的張建中來到四川省政務中心省發改委窗口,他所在的企業準備投資擴建一個民用機場,此行是來詢問項目審批手續和各種準備材料的。但讓張建中意外的是,工作人員告訴他,四川省企業投資擴建民用機場項目核準已經取消,只需要備案即可。
省發改委透露,目前包括擴建民用機場在內的九個項目核準,已經取消或下放。今年年底,省本級行政審批項目可以達到全國最少。
行政許可時間1年變5日
按照以前的審批流程,企業投資擴建民用機場項目要獲得發改委的批文,在之前有7個環節要走。
此次由核準改為備案后,只要項目不違反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規定,布點選址有相關部門的許可即可辦理。
“行政審批的手續非常復雜,拿企業投資擴建民用機場來說,獲得批文最短都要1年時間,要是有環節沒準備充分,拖個兩三年都有可能。”工作人員告訴張建中,改為備案以后,原來機場的環評等材料都可直接使用,5個工作日就可完成備案。
“從1年減到5天,對企業來說,絕對省力省心又省錢。”不用受“奔波之苦”的張建中準備當天中午就趕回去商議投資擴建事宜。
取消和下放一批審批項目
省發改委法制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擴建民用機場項目,還有其他8個項目核準已經取消或下放。
“此次取消和下放的主要是積弊較深的企業投資項目。”省發改委表示,作為政府轉變職能的一個突破口,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后,將最大限度給予企業和地方自主權。方便企業,快捷辦理。同時使政府部門從具體事務中抽身出來,工作重心轉移到宏觀調控層面。
今年6月和8月,我省完成兩批次清理工作,共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36項。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鐘承林介紹:“目前,第三批清理工作正緊張進行,預計年底公布。同時,完成了156項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清理,取消38項;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13項。”
年底審批項目全國最少
目前,我省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有281項,與其他省份比較,位于前列。
鐘承林說,從前兩次取消調整的情況來看,省本級取消下放的力度較大。“如果年底第三批再取消下放一批項目,在數量上我們就應該是最少的省份了。”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我省行政審批項目全國保留最少的目標”,省外取消的,省內也要取消,省外下放的,省內也要下放。鐘承林說,“達到全國最少這個目標,今年是能夠實現的。”聲音
改革不僅是減少審批市場應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新一屆政府以放權為重點破解政府職能轉變,思路很清楚,力度也比較大。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絕不僅僅是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數量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讓市場在更大程度上、更寬的范圍內配置資源。
改革力度大有利于政府職能優化
四川省經濟研究院院長王小剛:四川省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爭取年底達到全國最少,表明了四川省政府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決心。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才能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把握經濟的宏觀調控。
職能下放給予地方更大施展空間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高小平: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無疑是改革的大方向。但職能下放與職能加強并不矛盾,那些具有個性的問題,當然要通過職能下放讓地方有更大施展空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