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價格聯盟恐成反壟斷重點
壟斷如何界定成難題 隱形門檻同樣須關注
昨日,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主任馬宇公開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航空業的反壟斷主要將瞄準價格聯盟。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反壟斷大棒向航空業舉起,將有助于行業建立更公平的市場環境。但航企間價格聯盟往往通過口頭約定等方式展開,所以如何認定價格聯盟存在較大的困難。
反壟斷瞄準價格聯盟
“掌握重要的航線資源是航空公司立足的根本,如果不放開航線管制、降低市場準入,航空公司間的競爭就很難真正的形成,而目前航空市場的格局很容易讓航企間達成某種默契,形成價格同盟。”馬宇透露。對于消費者而言,價格同盟的出現,讓他們在購買機票時付出的成本更多。
據悉,壟斷表現形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自然壟斷,這是一種天然的壟斷,諸如鐵路路網、電網、油氣管網等。第二種是行政壟斷,即因為制度規則上的市場準入障礙而形成的壟斷,比如航空。第三種壟斷是市場壟斷,某個企業憑借強大的市場控制力來排斥其他企業進入,形成事實上的不公平競爭。日前,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透露,航空業已經被確定為六大反壟斷重點行業之一。“一些航企可能在某條航線的機票價格上達成了價格聯盟,利潤空間很大,而又不會有任何實際證據保留。這時就需要根據實際成本與利潤的事實數據來證明是否存在價格壟斷行為。”馬宇說。
如何界定價格聯盟成難題
但昨日,北京商報記者采訪多家航企高管均稱,國家對于機票定價是有相關規定的,且近期民航局取消了機票下限限制,再加上行業競爭加劇,航企間很難形成價格聯盟。
到底航空業是否仍存在價格聯盟?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幾年前,國內多家航企在京、滬、渝等熱門航線上確實常結成價格聯盟,當時各家航企簽署書面文件,約定不低于一定價格銷售機票。可近幾年,隨著反壟斷壓力不斷加大,以及航企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基本不會再書面約定價格。但另一方面,由于民航業進入門檻很高,且大部分優質航線、時刻資源均掌握在幾家大型航空公司手中,所以很容易在一些黃金航線上通過口頭約定等形式合力推高價格。
“航空價格聯盟也就是價格協同行為一直比較難界定,想找到證據更是十分不易,但也并非毫無辦法”,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春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反壟斷法設有寬大制度,就是說,在反壟斷調查過程中,如果一個航企自首,可從輕或免除處罰。此前很多起反壟斷案件中,均有企業或相關負責人配合調查。”
國際法專家郝俊波則稱,反壟斷調查機關有權力對涉嫌壟斷的行為進行調查。如果發現包括成本、利潤明顯不成正比,或者在市場競爭中多家企業執行統一價格等明顯有悖常識常理的行為,而企業也無法給出合理解釋,就可以認定為價格聯盟。
行業隱形門檻仍須關注
在很多人看來,航空業的壟斷除了價格外,還體現在國企和民資不平等待遇和隱性障礙上。“購買飛機需要審批、時刻以及航線等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國有航企手中,民營航空始終在夾縫中求生,形成國有航企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局面。”奧凱航空創始人劉捷音坦言。
“雖然企業處于壟斷地位,但并不等同于其一定會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觸犯反壟斷法,但不能否認的是,如果一個行業放開程度不夠,大型企業很容易一手遮天,包括價格。”郝俊波說。劉春泉也分析,民航業確實存在很多軟性門檻,比如雖放開民資進入,但對飛行員流動卻進行控制,民企沒有飛行員自然難以成立公司,這都可能導致市場以及價格壟斷。
業內認為,此次民航業被列入反價格壟斷的重點行業之一,很可能推動更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建設,也有望使消費者享受更加低廉的機票價格。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