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機場赴京航班機長須具盲降資格
民航局要求,明年1月1日起,全國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機場至首都機場的航班機長,必須具備二類盲降運行資格。這是民航局為減少低能見度情況下航班延誤情況而下發的規定之一。
民航局人士向記者介紹,低能見度是指當出現霧、霾、沙塵暴等天氣過程時,大氣透明度較低,例如今年1月份,昆明大霧,造成上萬乘客滯留長水機場,多個進出港航班不正常。
而盲降是指在天氣條件較差的情況下,飛行員使用自動駕駛儀著陸。“實施盲降的前提是機場有盲降系統,同時機長具備相應登記的盲降資格。”民航局人士告訴記者,民航客機飛行員要獲得飛行執照的考核,必須通過一類盲降考核,但并不是所有飛行員都有二類盲降資質。
據了解,民航局2012年曾下發《規范運行秩序、做好航班正常工作若干措施》,要求2013年年底前,在旅客吞吐量過1000萬的機場安裝二類盲降系統。
今年10月,民航局又下發了《做好航班正常工作若干規定》,其中要求航空公司必須加強飛行員對二類、三類盲降系統的培訓應用,以降低低能見度天氣原因對航班起降的影響,并要求運營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位機場至首都機場的航班機長,自2014年1月1日始,必須具二類盲降運行資格。據了解,目前我國只有北京首都機場等少數幾個機場擁有了二類盲降系統。
“在夏季易出現雷雨天氣、冬春極易出現霧霾天氣下,通過提高飛行員的盲降技能,可以保證航班的正常性。不過,航班安全還是最重要的,民航法規定,機長有航班決策的最后決定權,根據著陸時的天氣情況做出備降、復飛或是盲降的決策。”某航企飛行部人士稱,為達到民航局要求,今年以來已經抓緊組織培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