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后的飛行圈:“每架飛機都有生命”
“干這行,最怕的,就是來不及說再見。”這句感性而感傷的話語,在民航圈中流傳。
3月8日凌晨,載有239人的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從吉隆坡飛往北京,在起飛不久后與地面指揮失去聯系。
聽到航班失聯信息傳出時,尹逸正準備參加公司的一個部分高層會議。“從知道消息開始,就開始心不在焉,沒辦法看到什么進展狀況,很焦急。”尹逸說,“那么的大飛機,怎么就能沒了?”
尹逸正是服務于航空公司,在接下來的會議上,他一直和眾多同事一起,不停刷微博,看新聞,希望得到最新的消息。在他看來,失聯航班的消息讓整個民航業都很有壓力,肯定形成了心理打擊。
十幾年的從業經歷讓其一直感慨,這個行業始終安全大于天。“不管是哪個航班出事,心里都不好受。”
圈里人:各盡能力所及
馬航失聯事發當天,中國民航局就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航空公司嚴格執行飛機的維修程序與飛行程序,確保飛行安全。
尹逸始終在關注新聞,希望能第一時間看到關于失聯客機的消息。“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我真怕給人們帶來心理陰影,尤其是對坐飛機的人。但實際上,民航仍是非常安全的。”
“可能是職業關系,什么導致失聯是我們同事之間聊天的主題。”尹逸稱,“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都要考慮到,從安檢到邊檢再到護照信息核對等,其實應該是各國之間聯合起來做的。”
“我們現在想做的,就是如何消除這次事件給旅客帶來的恐懼,我們想讓旅客知道,航空公司會將安全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寧愿航班延誤甚至取消,也不愿意冒風險,寧愿不賺錢也要安全。”
尹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你不知道,飛機從起飛,我們就跟著懸著心,落地了,心才放下,就怕非工作時間接到電話,害怕萬一有事。每年都是最后一個航班落地,這一年才算放心,可下一年馬上又開始了。”
與尹逸的擔憂和祈禱相比,作為差旅解決提供商的王雪松則是立刻投入了加班狀態。他的寶庫網為許多大企業提供差旅管理、機票酒店等等,也為國航及深航等航空公司開發網上售票系統。
因為很多企業在東南亞都有業務,這讓王雪松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他給員工打電話,確認是否有客戶或員工在此航班上,確認后的結果首先讓其松了一口氣。而后,王雪松開始考慮如果真有合作伙伴在航班上,那該怎么辦?似乎自己的系統并沒有支撐緊急情況的數據支持。
“時間是生命,不能保證百分百出行安全,我這幾天就要求員工做一些應對應激反應的數據支持,萬一有事能及時提供信息。尤其是那些全世界飛的員工,如果我們能第一時間提供這些關鍵信息,就不用耗費時間在確認人員是否在這個航班上,而可以盡快安置家屬等。”
“每架飛機都有生命”
同樣就職于航空公司的戈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因為最近國內新舟60飛機的事情,全行業已經感受到壓力。“我們最近民航安全壓力很大,監管局經常抽查,經常去各家航班上臨時抽查,問機組問題,答不出來直接下飛機。”
馬航失聯的消息傳出后,戈同甚至覺得民航業今年流年不利,“是不是安全年的時間太多了,有些懈怠了?”
身為業內人士,他也只能在眾多信息中篩選甄別關于馬航的真假信息。“網上鋪天蓋地,信息傳播這么快,我們希望能看到最真實的信息。”
內心難受的同時,他又開始更深層次考慮安全問題。“一定要老老實實檢討自己的問題,也要考慮到人的因素,包括心理健康、身體狀況及心情好壞都要考慮到。”
作為機長的陳默在聽到航班失聯之后的心情則更是壓抑。“不管馬航失聯是何原因,都很難過。”他沉默了一陣說,“作為機長責任太大了,整個飛機的安全都是你來操控,普通人想想都會不寒而栗。”
陳默是雙飛家庭,愛人是空姐。在整個民航系統,這樣的雙飛家庭特別多。但這次馬航事件,陳默和愛人卻在家里小心地避開這個話題。“有些沉重”。
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機長雖然看起來賺錢較多,但真是用生命在飛。“民航局最近要為飛行員減時,每年減100個小時,今年是試運行,先減50。”陳默每年大概飛1000個小時左右,今年會飛950,明年可能就減到900。
“要珍惜生命。”他感慨道,“很多40多歲的機長,身體檢查就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健康是自己的,也是給家人的保障。之前我和愛人還會偶爾吵吵,這幾天我們都不會吵。”
與身為機長的感同身受和角色代入相比,在首都機場工作的黃先生這幾天也格外難受。
“同事們小心翼翼地避開馬航失聯的話題,不敢提。氣氛有些壓抑,也不見往日的笑鬧。”在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時,他抑制不住地難過。他說,首都機場這么繁忙,看見飛機起落,都是一種幸福的狀態,但此前數次看見的飛機忽然就不再出現在視線內,難以接受。“我們每天在機場看著許多航班起降,覺得每一架飛機都是有生命的,聽到馬航失聯的消息,第一反應是怎么可能!”
有這樣一條微信,最近幾天在民航圈中被大量轉發:只有民航人才能體會此刻這種壓抑沉痛的心情!在民航系統以外的朋友眼里,看到的可能是飛機,是事故,大家在祈禱在惋惜。而在這個特殊的職業,讓我看到的是每天朝夕相處的工作環境,是一個個鮮活的小伙伴,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祈禱每個珍貴的生命都能平安,不要讓悲劇再次重演。愿所有空乘空勤人員能平安起落,感恩我們每次的平安歸來,我們等著你們平安回來。
“以后每一次出門前,我要擁抱她(愛人)。”陳默說。
(應受訪者要求,尹逸、戈同、陳默為化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