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艦抵達泰國灣口 中國海軍搜救行動全面展開
11日上午9時20分,經過連續50多個小時1000余海里的全速航行,中國海軍井岡山艦抵達位于泰國灣口的馬航飛機失聯海區,與之前到達的綿陽艦一起,立即展開搜救行動。
井岡山艦航海長王文波介紹說,今天的搜索海區氣象良好,風力5-6級,浪高2米左右,能見度達到5海里,比較適于開展搜救行動。
按照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安排,井岡山艦、綿陽艦與南海救101船、海警3411船、海巡31船、南海救115船等6艘艦船在泰國灣口一塊90×25海里的海域內進行搜索。其中,井岡山艦和綿陽艦搜索海區為兩塊25X15海里的長方形區域,平均水深約60米。
井岡山艦艦長劉忠鵠告訴記者,海軍兩艘艦艇在任務海區內采取弓形航線展開搜索,航線間隔2海里。井岡山艦上啟用了雷達、光電、紅外等全部觀測器材,按照前、中、后方向分為三個觀察瞭望組,執行24小時連續不間斷瞭望,確保整個搜救行動高效、準確、不留死角。
9時20分,2架搜救直升機從井岡山艦上起飛,以平行和擴展的方式組織空中搜索,每架飛機也都配強了搜索力量。與此同時,海上救撈分隊、潛水分隊、醫療分隊也都一切就緒,整裝待發。
9時40分,井岡山艦在于大巴興地島東北105海里處發現一具疑似紅色救生衣,立即出動橡皮艇打撈,初步判定為越南制船用救生衣。
“通過海、空、水下聯合搜索,能大大提高發現概率。一旦發現遇險人員、海面可疑漂浮物或水下可疑目標,我們將立即實施救援、打撈和取樣。”中國海軍海上搜救指揮所指揮員、南海艦隊副參謀長王永祥告訴記者。指揮部針對任務影響大、時間緊、要求嚴、協同難、風險高等特點,研究制定了空中搜索、海上搜尋、水下探摸、醫療救助等各類方案。目前,中國海軍的搜救行動已經全面展開。
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海口艦將于11日下午17時抵達泰國灣口,加入搜救行列。海口艦艦長李輝告訴記者,該艦配有4名專業潛水員和救生釣竿,攀爬網等施救設施,抵達后可迅即展開搜救行動。
此外,海軍昆侖山艦也正全速趕往馬航飛機失聯海區,預計12日上午8時抵達。該艦搭有10余艘沖鋒舟、兩架搜救直升機和50多名陸戰隊員。屆時,中國海軍將有4艘艦艇和4架直升機參與到救援行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