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該為信息“羅生門”負責
“越南不斷發現,馬來不斷否認,中國不斷等待,我們不斷刷新。”
馬航客機失聯已經超過五天,搜救工作仍無實質進展。而上述流傳在網絡上的段子,卻真實地反映了在這五天中,圍繞失聯飛機所誕生的一系列信息混亂。
與過去的任何一次空難相比,這一次民眾的關注程度空前,除了與飛機上擁有154名中國乘客有關,傳統和社交媒體的齊上陣,也讓普通民眾時時刻刻感覺到與災難如此接近。
然而,到今天也許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這么多充斥而來的信息,我們到底應該相信誰?在過去的五天里,的確經歷了太多的信息被釋放,然后被否認。
媒體傳播信息的混亂,一方面與面對民眾對真相了解的饑渴,以及媒體之間搶新聞的壓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事件相關各方主體沒能做好協調統一發布不無關系。
從過去五天的信息發布來看,不管是馬來西亞軍方、馬來西亞民航局還是馬來西亞航空、越南軍方,似乎對要發布的信息并沒有做好協調發布的口徑,甚至沒有一個統一對外的發言人,導致各國媒體窮盡其能采訪各個渠道的相關方,很多并不是事件的權威發布人。
而與2009年法航AF447航班在大西洋上空突然失去聯系的那次危機應對相比,法航CEO古爾達(Pierre-Henri Gourgeon)一直是這場危機的統一發言人。即使在很多人追問空難原因、信息完全不充分的情況下,古爾達還是向乘客家屬和媒體承諾,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調查并披露造成這起空難事故的真實原因,同時反復強調,一些媒體的“陰謀論”純屬猜測。
反觀此次失聯航班的主角馬航,從一開始似乎就沒有做好準備。在與航班失去聯系五小時后,公司才在官網上發出第一份聲明,稱MH370航班于2014年3月8日凌晨2點40分與蘇邦空中交通管制臺失去聯系。
盡管此后馬航一直在其官網上保持著一定頻率的聲明更新密度,但在9日凌晨2點發布的第六份英文聲明中,竟然將飛機失去聯系的時間改為了1:30。而直到現在,這架飛機到底是什么時間在什么位置最后從雷達中消失都沒能明確。
前后矛盾不只體現在官方聲明上,最初,馬方曾披露有五名乘客未登機,行李已經撤下來,但隨后又稱全部乘客都登機,信息的反差讓中方赴馬來西亞的代表也無奈,稱“與馬方進行溝通,要求對方做好權威信息的發布”。
而法航那年的飛機失蹤,事發當天下午1點,古爾達就在戴高樂機場的新聞發布會發出第一份公開聲明,從下午1點21分到晚上8點30分,法航前后發布了6份新聞稿,而且采用了法語、英語、葡萄牙語、德語、拉丁語等五種語言。
“在美國,各大航空公司都有危機應對預案,以及24小時響應的危機應對團隊,且頻繁演練,我不知道馬航在事件發生之前,是否有過相關危機應對預案,但至少在危機時刻,每個人都希望被認真而真誠地對待。”一名公關界人士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