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度雷達會否“漏掉”失聯客機?
據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18日報道,在搜尋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聯航班的過程中缺乏有用的雷達數據。《印度即時報》采訪了位于新加坡的智庫機構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亞洲執行董事蒂姆·赫胥黎,提出了有關印度雷達系統的問題,并問及如果這架失聯的波音777飛機的確曾在3月8日凌晨朝著印度領土飛行,印度雷達系統為什么未探測到這架飛機?以下是采訪摘要:
問:一架商用飛機何以能躲過印度的雷達?
赫胥黎答:在這架飛機的確曾飛向印度的假設下,仍不知道印度雷達是否真的未探測到這架飛機。印度官方可能不想向媒體透露這一信息,可能只想向馬來西亞政府提供該信息。
問:對雷達數據保密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答:披露雷達數據可能損害國防。印度可能希望防止潛在敵對勢力或戰略競爭對手掌握印度雷達覆蓋范圍的情況,但也可能是印度沒有任何信息可供披露。印度雷達需要覆蓋的面積異常大,有遼闊的領空和海域。馬來西亞是一個比印度小很多的國家,可即便是馬來西亞的雷達可能也有覆蓋不到的地方。
問:正常情況下印度雷達的監視范圍是什么?
答:印度軍隊在執行雷達監視任務時的責任范圍是機密,不過朝北監視中國以及朝西北監視巴基斯坦應該是兩個主要方向。
問:雷達是24小時進行監視的嗎?
答:雷達有時可能會無法使用,比如損壞或者在維修中,也有監視人員沒有看到穿過雷達的物體的情況。可以這樣認為,在多數科技較發達的國家,雷達是24小時進行監視的。在冷戰時期,人們熟悉了這樣一種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人們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但不見得世界其他地方會進行這樣的全方位雷達監視。
問:那么印度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答:這一點不能確定,但如果印度預計不會有什么很嚴重的威脅的話,那么就沒有理由一直進行全方位的雷達監視。印度可能將更多可以使用的雷達主要用于對巴基斯坦和中國等特定區域的監視,這些地區是印度優先考慮的。而在南邊,印度沒有太多理由去等待敵機的出現。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